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舒同先生诞辰120周年,2025年9月23日,由《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讲好革命英雄故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舒同书法作品展暨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隆重举行。
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舒同战友刘瑞龙之子刘延申,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忽培元,张云逸大将之子、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张光东及夫人曹莉冬,陈奇涵上将之子、舒同秘书陈崇北,解放军报社原社长、孙轶青之子孙晓青,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常务副会长肖良平,以及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郑剑,人民日报出版社原社长、《人民周刊》杂志社原社长刘华新,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赵军,新文网总编辑薛成毅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李凯主持。
舒同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红色书法家,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他为新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丁丁在致辞中表示,举办舒同先生书法作品展,就是想倡导一种既追求高深艺术造诣、又保持高尚艺术品德的书风艺风文风。本次活动是《人民周刊》中国画“两创”课题、中国书法“两创”课题、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支持下的首场重要活动。中国美术高峰的铸就需要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需要一批接一批的靠作品说话的艺术大家,希望这场展览能够发挥示范效应,有助于促进中国美术事业健康发展。
舒同战友刘瑞龙之子刘延申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舒同战友刘瑞龙之子、参会革命后代代表刘延申在发言中,深情追溯舒同先生自幼与书法结缘、受“五四精神”和马克思学说感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在战争年代,他以书法为武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革命精神,为革命事业作出特殊贡献。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以笔载道,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日新月异的时代精神,赋予传统艺术更新更广的审美意义,推动书法教育的制度化,推动书法普及。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忽培元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先生行书之路与书写风格影响了我的人生,使我深深感受到书法的美妙、震撼人心的力量。”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忽培元总结并盛赞舒同先生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他认为,舒体书法笔力遒劲、节奏严谨、大气磅礴,既有将军气魄又不失书卷的文雅,既中规中矩又自由奔放,取法于古人,却不拘泥于古法,无论行楷还是草书,都写得元气饱满、宽阔、大气,姿态汪洋、气象万千。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红色书家美誉真,军中圣手信如神。开山舒体春秋范,光大传承父子尊。”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现场朗诵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陈昊苏为舒同先生创作的七言绝句,高度概括了舒同先生作为“革命书法家”的精神风采。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副区长邱树华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作为舒同先生家乡的代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副区长邱树华专程赶来出席本次活动,他带来家乡人民对舒同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全面介绍当地在弘扬舒同书法文化与精神风范方面所做的工作。
舒同先生之子舒安代表家属致答谢辞。他追忆父亲将艺术追求融入革命事业的传奇人生,介绍自己受父辈革命精神与艺术追求的精神感召,赓续继承先辈风范,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下,在各地以及学校举办书画艺术巡展等活动,让“舒体”书法与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扬。
在众多展品中,舒同先生为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题写的“人民之音为人民”原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瞻仰。7个大字笔力沉雄、气韵生动,深刻诠释了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舒同为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题写的“人民之音为人民”。
观展后召开的座谈会由《人民周刊》杂志社总编辑冯旭东主持。舒同之女舒均均,舒同之子舒安,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陕西舒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陈平,陕西舒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林,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书法家温凤海,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八路军研究会青年分会副会长李放,舒同之孙舒晚等踊跃发言,深入探讨了舒同先生的艺术成就、人格情怀与革命精神。
据悉,本次展览得到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中国书法大厦的特别支持,展期一个月,将持续至10月22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