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容女士(化名)自幼患有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25年3月,她终于鼓起勇气,在顺德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斜视矫正手术并进行系统的术后视功能康复训练,如今双眼视功能已得到明显改善。
长达数十年的犹豫:与斜视共处的时光
容女士自幼便发现双眼交替向外偏斜,视物时常常需要调整头位或闭上一只眼以求清晰。小时候她也曾在家人带领下在老家医院检查过,但由于当时对斜视情况不重视,缺乏认知,长大后又对手术充满恐惧与疑虑,她一直未能下定决心接受治疗。
随着年龄增长,外斜视不仅影响了外观,更导致了容女士双眼视觉功能的逐步退化,给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诸多不便。2025年3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容女士了解到顺德爱尔眼科医院在斜视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朋友也跟她分享了自己孩子在顺德爱尔眼科医院成功治疗的经历,让容女士看到了希望。
下定决心手术,从“脱抑制”到视功能建立
来到顺德爱尔眼科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容女士被诊断为双眼共同性外斜视,三棱镜测量显示其外斜视高达120棱镜度,左眼出现了明显的抑制现象,同时伴有屈光不正。如此大角度的斜视已严重妨碍双眼协同工作的能力,手术矫正是唯一能从根本上改善眼位、为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的治疗方式。
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刘巧萍耐心地向容女士解释了检查结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了手术的重要性,“手术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善外观,更在于为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提供可能——尤其是对于重建双眼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这“三级功能”的恢复。刘巧萍主任与容女士多次细致沟通,容女士在全面了解了手术方案、风险及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后,终于放下积累了数十年的顾虑,决定接受斜视矫正手术。
术后,容女士按照医嘱开始了系统性的视功能康复训练,以便更好地恢复双眼的视觉功能。由于术前左眼已经被抑制多年,容女士需要先对左眼做脱抑制的训练,帮助左眼重新被大脑“识别”并参与视觉过程。随后逐步开始进行同时视、融合范围以及立体视训练,以实现双眼协同工作的能力。
然而,康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术后初期,容女士因工作繁忙,未能保证充足的休息,甚至经常熬夜,导致双眼疲劳、训练效果欠差的情况,巩固阶段困难重重。这一波折也真切地体现了术后休息与用眼卫生习惯,对于双眼视功能巩固至关重要。
在复查时,经刘巧萍主任反复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后,容女士随后及时调整了作息,保证睡眠,减少用眼负荷。令人欣慰的是,在充分休息的基础上,配合持续有效的视训练,她的双眼视功能逐渐得到改善,双眼协调性和稳定性也明显提升。
手术、训练与休息缺一不可
容女士的案例提醒我们,斜视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细的手术操作,更离不开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和良好的生活作息。“斜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遵医嘱进行视功能训练,同时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用眼和熬夜,以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巩固。”顺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刘巧萍强调,尤其是成年斜视患者,由于视觉系统已长期失代偿,功能重建需克服更多困难,充足的休息也是恢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对于许多像容女士一样长期受斜视困扰的患者而言,手术与康复是一个重新唤醒、重建双眼视觉世界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耐心与信任。而最终的目标,不仅是将眼睛“摆正”,更是让双眼真正成为协同工作的伙伴,看见一个更加清晰、立体和美好的世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