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遗嘱库北京西城分库迁址升级仪式在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成功举行。据了解,此次迁址采用"双址协同"模式——北京第一登记中心原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73号)继续保留运营,与新址形成服务联动,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升级后的西城分库交通更加便利,服务环境全面优化,配备了独立咨询室、舒适等候区及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中华遗嘱库西城分库主任王贺表示:"过去在西交民巷,经常有市民一早就来排队。如今迁址升级,将为市民提供更舒心、专业的服务体验。"这种从“有”到“优”的转变,不仅是中华遗嘱库服务网络的进一步拓展,更是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政策的有力响应。
2013年项目初创时,市民需求集中于最基础的遗嘱登记,中华遗嘱库由此在北京西城区设立了全国首个登记中心;步入2025年,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对财产传承、家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破解新时期民众的“急难愁盼”,中华遗嘱库率先在西城分库推出升级服务,联动多家专业机构,围绕老年人的监护等难题推出多个服务保障创新项目。此举旨在提供一套更集成、更专业、更富人文关怀的现代传承解决方案,精准呼应社会需求。
中华遗嘱库项目办主任陈凯在致辞中回顾了十二年发展历程。据介绍,自2013年创办中华遗嘱库以来,已在全国设立56个分库,累计服务近60万人次,登记保管遗嘱超过36万份。十二年间,社会对中华遗嘱库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年均咨询量增长12倍,35岁以下咨询人群占比从3%上升至18%,78%的市民主动向亲友推荐该项服务。
仪式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俊虎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华遗嘱库在促进家庭和谐、预防继承纠纷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该项目作为基金会重点公益工程,多年来荣获"首都慈善示范奖""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等重要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此次中华遗嘱库北京西城分库的迁址升级,不仅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更是对"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初心的践行。未来,中华遗嘱库将继续秉持公益使命,推动遗嘱服务走进更多中国家庭,为构建和谐家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供坚实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