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双碳”战略推进中,工业减碳与负碳技术是产业转型关键。首钢朗泽依托高素养科研团队、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及深度产学研合作,攻克工业尾气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高配置科研团队,实现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钢朗泽研发团队共74人,占员工总数13.7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7.83%,博士研究生8人,占比10.81%。团队成员覆盖生物工程、微生物学、化学、发酵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自动化等领域,兼具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既能在研发中综合考量因素、激发创新方案,又能将实验室技术推向工业应用,确保成果实用且具商业价值。公司管理团队中多名成员有研发背景,为研发计划与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核心带头人助力技术攻坚。副总经理晁伟博士,拥有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一碳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他长期深耕工业尾气生物发酵制乙醇与蛋白技术,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授权专利4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课题,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利金奖等荣誉;总工程师莫志朋,拥有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资质。他带领团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发酵工艺连续运行稳定性及性能提升、高比例水回用工艺优化、混合气发酵研究、微生物蛋白分离与干燥技术改进,持有59项授权专利,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度酒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系统化培育机制:人才成长的坚实保障
首钢朗泽在人才培育上优势显著,重点引进高学历、专业化人才,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与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通过产学结合、实践锻炼、项目驱动等方式,持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深度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
首钢朗泽积极联合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构建高效创新网络:
2021年起,与清华大学合作优化含CO气体生物发酵制乙醇工艺、研发反应器技术;
2021年,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专项“面向生物乙醇制造的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
2023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合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攻关高产微生物蛋白工程菌株创制与生产工艺改进;
2024年,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研究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这些合作让首钢朗泽对接前沿学术成果、高效解决技术难题,为创新气体发酵方法、优化设备、探索副产品新用途(如微生物蛋白用于动物饲料)提供支持,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巩固市场地位。同时,依托人才、机制与合作三重支撑,首钢朗泽持续推动工业尾气资源化技术迭代,为自身发展注入动力,也为我国工业低碳转型提供技术与人才培育范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