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三十余载,他用一把手术刀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二十年坚守城阳,他带领科室发展为区域高地。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宋士强,用专业与担当诠释着“城阳好医生”的深刻内涵。
技术为基,医德为魂
“老百姓找医生,都是奔着来把病看好的。”宋士强的话直白又实在,却道尽了医者与患者之间最朴素的信任联结。在他看来,“好医生”的第一个关键词始终是“技术硬”——面对患者的病痛,要做到诊断正确,用精准判断拨开病情迷雾;面对复杂病症之困,要时时精进不松懈、不停步,用专业担当守住生命防线。
为了这份“硬技术”,宋士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每天早上7点,泌尿外科的病房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科室两大病区100多位患者,高峰时甚至加床到120张,走廊里挤满了加床的患者。他逐个查看患者,从结石患者到术后恢复期的肾癌患者,每一个人的病情都牢记于心,“虽然交接班、查房有医生护士汇报病情,但我自己更得做到‘一口清’,患者的情况不能有半点含糊。”
“好医生”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医德正”。“你光技术好也不行,医德还得经得起考验,”宋士强坦言,“患者把命托付给你,你必须得负责到底,不能有半点杂念。”,来到城阳20年,他带领的泌尿外科成了医院最“热闹”的科室——本地和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靠的就是“治好一个、信任一片”的口口相传。他特别提到“互动”一词——医生尽心尽力服务,患者信任追随,甚至一家几代人都认准一个医生。“这才是真正的好口碑,是好医生最真实的写照。”
打开生命急救通道
作为科室主任,宋士强始终以技术为科室发展的核心,带领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走出了一条微创引领、重症攻坚的特色之路,用实打实的技术实力书写着专业答卷。
“全世界的腔镜,最早就是从膀胱镜发展来的,泌尿外科的微创手术水平,在整个医疗行业的所有学科里都是顶尖行列。”宋士强介绍说。泌尿外科的微创技术发展,并非是“小切口”的传统认知——科室如今90%的手术实现腔镜化,其中60%更是借助人体自然腔道完成,真正做到“无体表刀口”,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康复时间。
宋士强强调,“腔镜是‘武林高手’,但开放手术是‘定海神针’。”他严肃地说,如果医生只会做腔镜,遇到术中大出血等突发情况,不会开腹止血,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他一直要求团队:“先练好开放手术,再学腔镜,这样心里才有底。”
过硬的技术,最终沉淀为亮眼的数据:科室年手术量达2800台,年出院患者超5000人次,这两个数字在青岛地区泌尿外科领域稳居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标杆”。
而在疑难重症救治的“硬骨头”领域,宋士强团队更是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此前,他们成功为患者摘除重达8.6公斤的巨大肾癌肿瘤——这一肿瘤体积远超常规肾癌,手术剥离难度极高,团队联合多科室进行术前评估,以精细的术中操作,最终将肿瘤完整切除,刷新了世界同类手术的纪录。发展
他打造城阳泌尿领域的“王牌战队”
二十年前,宋士强来到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彼时,医院还没有独立的泌尿外科,他便从零开始。“从一开始我就做了充分的规划,科室4个人分成4个专业:普通泌尿外科、结石泌尿外科、微创泌尿外科、男科,每个人一个方向,逼着大家深耕。”如今,“小科室”已成为拥有7个亚专业的“王牌战队”——除了最初的4个方向,还增加了肾上腺学组、雄激素与健康学组、尿控学组等。
科室发展不能靠一个人,得靠团队。他语气里满是自豪,“每个专业都有带头人,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这个科室不会‘断档’,会继续朝前发展。”
从医30多年,除了看病手术,宋士强几乎没什么“爱好”,手机上网更是很少。他说,手术台就是他的“战场”,患者就是他的“牵挂”。从医半生,宋士强仍是那个早晨七点准时出现在病房的好医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