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盛家花园的午后,74岁的英国极简主义设计大师John Pawson与班兰创始人韩轶,一同趴在地上钻进桌底——他们不是在检查家具外观,而是专注打量桌下隐藏的结构细节。这场跨越国界的匠心共鸣,正是班兰与John Pawson合作的约翰·波森系列家具诞生的缩影。
班兰家具的匠心之作,用细节推升体验
约翰·波森(以下简称“JP”)系列作为班兰与世界级设计力量的深度合作,涵盖桌、椅、凳、几、屏风和书架六个品类,每一件作品都是时间与匠心交融的结晶。以系列中的羊皮纸屏风为例,看似极简的雕塑形态背后,是无数次的工艺突破:
屏风选用珍贵羊皮纸,以特殊揉制工艺制成,质地轻薄柔韧、触感细腻,兼具防水性能与古典韵味。其肌理随光线流转,呈现出复古而高级的质感,仿佛凝结了时光的痕迹。屏风底部采用45°斜切角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家具中的“马蹄”与“鼓腿",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又赋予整体建筑般的节奏感。当光线穿过,地面映出几何状的光影,构成动态的视觉韵律。
同属该系列的JP系列椅与JP系列凳,将细节演绎得更为彻底。二者皆提取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马蹄”“鼓腿”元素,并以极简手法重新诠释。JP系列椅的“马蹄”造型被简化为边口叠基的抽象线条,JP系列凳的45°斜切角亦暗合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印象的弦外之音。JP系列椅的哑光石材面与JP系列凳的斜角设计,皆借助光的变化营造动态美感,使家具成为空间中流动的“光影装置”。此外,班兰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工艺标准:大理石修补采用进口原料,确保手感一致;金属嵌入条与石材完全齐平,追求视觉上的纯粹。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JP系列椅与JP系列凳超越了工业品的范畴,成为可传承的生活艺术品。
谈及JP系列书架,其立面采用规整的正方形设计,搭配精准利落的横向分割线条,将东方的中正之美展现得恰到好处。每一层的分隔,不仅满足书籍与物件的收纳功能,更经过对美感的精细考量——既稳固承载物品,又散发着优雅沉稳的气质。
JP系列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餐桌。JP系列餐桌拥有跨越时光的美感,源于尺度、体块、细节的融合。其木质款采用北美黑胡桃木实木打造,全实木与作品形制相得益彰,棕胡桃木经染色更显沉着古典,适配性强。全石材款以白云石、夏荷石为母题,做细腻哑光处理,建筑感与雕塑意蕴得以强烈焕发。从材质的精心挑选,到工艺细节的打磨,JP系列餐桌全方位彰显出高端品质水准。
还有一款JP系列几,它与JP系列餐桌在设计元素、细节工艺上完全一致,不同仅在于尺寸大小。但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差异”,却成了JP几最核心的设计语言:赋予其中国传统家具独有的禅意,观之便能让人内心平静安然。
“选择班兰的JP系列,因为它不只是一件家具,更像是一件能够伴随家庭共同成长的艺术品。”一位业主在收到JP系列餐桌后这样分享,“更令人惊喜的是,木纹随着使用愈发温润有质感,这是其他家具未能带来的体验。”
深入基因的匠心坚守,赢得长久信赖
提及班兰,“匠心”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品牌文化基因的底色。创始人韩轶在品牌诞生之初,便为其定下“真材实料、不议价、不说假话”的核心准则,这份初心也成为班兰品质的标尺。在家具打造过程中,从木材开料时对切割精度的严格要求,到涂装环节对喷枪力度与距离的精准掌控,再到组装完成后对整体平整度的细致校验,每一道工序都有清晰标准,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深入骨髓的匠心。
更难得的是,班兰将“长期主义”刻进商业逻辑:寻求志同道合的经销商;实行全国统一价与跨区域转单政策,避免因价格混乱损害客户信任;推出“十年质保”承诺,正价产品因结构或材料缺陷可免费修复或更换——正如韩轶所说,“希望一件好的作品,能往前回溯50年,也可以往后穿越50年。”
真正的匠心,不是追求一时的惊艳,而是用细节对抗时间的磨损,用真诚赢得用户的长久信赖。当越来越多品牌追求“快速迭代”,班兰却在坚持“慢下来做好一件事”——能穿越时间的家具,终将成为家庭记忆的载体,而这份“让物件比人更长久”的追求,正是中国现代家具品牌走向世界的底气。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