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矿业领域交流合作,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4年8月16日至8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学百年矿业塞矿丝路之行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远赴塞尔维亚,由傅平丰副教授、李伊卓副教授以及15名本科生参加本次活动。开展为期8天的矿业调研、学术交流与红色教育活动。实践团以专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中塞矿业合作的画卷上添绘新色,在红色记忆的传承中凝聚奋进力量。
作为矿业领域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北京科技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此次实践活动精心策划、精准对接,既聚焦国际矿业前沿动态,又锚定红色教育时代内涵,旨在通过“专业实践+红色传承”双轨并行模式,让青年学子在国际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在红色洗礼中坚定理想信念,为推动中国矿业技术走向世界、深化中塞两国友谊搭建桥梁。
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足迹遍布塞尔维亚矿业核心区域与红色教育地标,以多元形式推动交流、汲取力量。在产业调研环节,实践团先后走进力拓集团、塞尔维亚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博尔矿冶研究院等企业与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管、技术专家、科研人员展开深度对话。从矿山开采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到选矿工艺的绿色化创新实践;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到中资企业本地化运营的经验分享,实践团成员全方位了解塞尔维亚矿业发展现状,深刻感知中国矿业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责任担当——中资企业不仅为当地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让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红色传承环节,实践团专程前往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纪念碑,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红色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队员们敬献鲜花、鞠躬致敬,聆听历史回响,缅怀烈士英魂。通过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了“强国有我”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历史的痛感转化为奋进的动力,以专业所学服务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守护国家尊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身上薪火相传。
此外,实践团还深入塞尔维亚当地员工民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看法与期待。从基础设施建设的便利化,到民生改善的获得感,当地民众的真挚反馈,让实践团更直观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人民带来的切实福祉,也为未来深化中塞合作收集了宝贵的民间视角。
此次塞尔维亚实践活动,是北京科技大学践行“知行合一”办学理念、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一方面,实践团为中塞矿业界搭建了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我校矿业学科与国际前沿接轨,为矿业行业国际化发展贡献“北科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红色教育与国际实践的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矿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北京科技大学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行知世界”计划,深化与“一带一路”在教育、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让青年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在红色传承中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