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纬万端,我自柔韧生长。
2025年8月29日至31日,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办、天下女人传媒与教育集团联合主办,中青旅与古北水镇为战略合作伙伴的“2025天下女人国际论坛”于北京密云古北水镇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柔韧之力 创见未来”为主题,首创“论坛+品牌展+嘉年华”全场景互动模式,致力打造中国首个全方位女性品牌体验平台。三天时间,3个主题论坛、4大分论坛、3场重点活动,二十余位跨界领袖与中外重量级嘉宾齐聚于此,探讨女性在全球变局、技术革新与社会转型中的韧性之道。玫瑰汾酒与法国娇兰作为特约合作伙伴,宝宝树与睿银财富作为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助力这一年度盛会。
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万科集团创始人、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法国娇兰总裁兼CEO Gabrielle Saint-Genis,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英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金牌经纪人、制作人霍汶希,敦煌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Inner Mountain发起人王树彤,汾酒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韩英,Clinique Lémana雷曼纳健康中心总经理Geneviéve de Roland,歌唱家韦唯,歌者、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龚琳娜,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演员、歌手、全民健身教练刘畊宏,演员、模特、健康生活倡导者王婉霏,医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宝宝树集团总裁、世界华人杰出女性协会副会长赵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西超等嘉宾出席论坛。
韧性:危机中的领导力密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女性如何以柔韧之力应对挑战、创见未来,成为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
杨澜以“柔韧之力,创见未来”为题,在开场演讲中指出,世界大变局、技术革新(如AI)等因素叠加,给普通人带来了真实的压力、焦虑和无力感。韧性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强调灵活性和可塑性,它如水般适应变化,如竹般柔中带劲、遇挫再生,包含承受、恢复、适应与成长的多维能力。杨澜表示,女性在包容力、同理心、沟通力、审美力等方面的特质,在AI时代更具价值。众多女性的柔韧成长,终将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此外,杨澜还在演讲中介绍了“天下女人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梧桐成长力模型,该模型以天下女人研究院十年的深厚积淀为基础,整合女性发展理论、终身学习理论与社群运营经验,通过数字化平台扩展服务边界。该模型涵盖学习力、领导力、幸福力三大能力建设,依托社区运营与服务体系,为女性提供从个体成长到社会参与的完整成长路径,使天下女人研究院成为赋能女性成长的综合性教育社区。这一模型的推出,既是对当下女性所处宏观环境的深刻回应,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呼应。
杨柳会长分享了多位餐饮行业杰出女性的故事。这些女企业家以“水滴石穿”的韧性,成为行业的耕耘者、破局者、传播者、同行者与平衡者——女性正以“柔中带刚”的特性,在全球发展的赛道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Gabrielle Saint-Genis分享了女性柔韧力量在带领企业走出变革中的作用及关键原则:坚守长期目标,管理内部压力,允许团队试错,预测最坏情况并制定预案,以及大胆展开行动——正是这些经验使娇兰在关键时期顶住压力推出新款口红,成功守护了品牌价值。“在最艰难的时候,韧性至关重要。”她还指出,女性往往追求在各方面都做到完美,这会给自己带来额外压力。“神奇女郎”或“完美女侠”并不存在,因为韧性不是跟困难硬碰硬,而是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极限,必要时按下暂停键,让自己获得休息和恢复。
王石本次演讲主题为《相信女性的力量》,他借用三位女性友人对自己在登山生涯的深刻影响,证明自己正是因为相信女性的力量,才最终成功完成“7+2”户外极限探险挑战。在他看来,正是女性的这种柔韧性、包容性、和平主义,让女性在未来带来的力量和影响“不仅仅是半边天,而是‘三分之二’”。
王树彤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跨境电商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下的应对之策,她认为全球化并未终结,而是在重构。以信任和相互支持为基础的社群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这为女性创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王树彤鼓励女性朋友们培养“静下来”的能力,找到内心的热爱,因为只有这种热爱才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韧性成长,创新破圈
创新是驱动时代前行的核心引擎。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它不仅是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力,更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在不确定环境中捕捉新机遇、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
管清友的演讲题目是《极化时代下的经济转型与企业商机》,他以宏观经济走势为切入,剖析全球产业链的再平衡与中国创新驱动的战略机遇。在他看来,“水大鱼大”的经济红利时期已经过去,转而来到“水小鱼多”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个体、企业和组织都更加需要韧性。企业在增强韧性和适应环境上,应该具有技术创新、出海或再全球化、尽量“小而美”以及“抱住大平台”等能力。
韩英在演讲中结合自身30余年技术深耕经历,阐释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在她看来,内心的定力是女性的重要优势,社会对女性“温和、内敛”的期待,与其专注、沉静的天性相契合,使女性更易于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传承与创新,是韧性的终极体现。”韩英表示。
宫如璟从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谈起,指出女性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更在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温度化设计——“面对医疗、面对生命时的那份严肃与敬畏之心,才是根本”,宫如璟认为这种同理心才是AI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赵洁以《韧性共生·双向托举》为题,分享宝宝树在支持女性韧性成长与企业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从平台进化、AI破解、建立生态壁垒及生意破圈四个角度阐释宝宝树如何通过“回应需求、打破边界、共生创新”,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新图景。
心理韧性:用成长回应生活
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当下,“心理韧性”早已不是心灵鸡汤式的坚持,而是个体应对生活冲击的核心生存能力。如何在与生活的碰撞中自我迭代,把焦虑、挫折转化为经验和新的成长可能,成长力分论坛的多位嘉宾带来了答案。
歌唱家韦唯分享了其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低谷与重生,讲述自己如何在挫折中勇敢“重启”人生的故事——“这一次我允许自己没有角色,像一滴水一样融入大海,不被定义、不再为谁表演,只有自在与流动”。令人触动的演讲激励在场所有女性在生活的洪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与价值感。
在“成长力论坛“中,倪夏莲以自己在国际赛场上屡遭挫折却屡次回归的经历,诠释了体育精神与心理韧性的内在关联,在她应对伤病等不同情况的真实经历中,韧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韧性是无论外界是雨是晴,内心始终饱有生长的勇气和享受过程的智慧。”倪夏莲如是说。
龚琳娜讲述了在艺术探索中面对质疑与孤独时,如何通过音乐找到自我与世界的连接。40岁到50岁的时间,她用5年的时间学会做自己,5年的时间不忐忑。当一切都被放下时,龚琳娜的生命仿佛重新开始。“如果你们可以穿越重重困惑,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你的身上自然就被赋能,就有了那样的韧性。而我现在独自走在路上,没有恐惧,我的路越走越宽。”
张西超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指出,心理韧性实际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能力和适应力,具有两个特征:经历重大的挑战和积极地应用。他指出,无论是韧性还是幸福感,都离不开清晰敏锐的自我觉察。“能清楚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正经历着怎样的情绪,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刘畊宏、王婉霏夫妇以生动的现场互动,分享了二人从相识到相伴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以及在婚后依然保持自我挑战和创新的经历,更现场带领观众体验运动对心理韧性的积极作用。在他们看来,“自然卷”不是被外界影响的“拼命卷”,而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在过程中找到热爱,持续地做自己爱的事情。
2025女性创造力颁奖盛典——“见证她的光”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女性创造力颁奖盛典”在30日晚间举行,致敬在各自领域展现卓越创造力的女性领袖。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敦煌网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Inner Mountain发起人王树彤,英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金牌经纪人、制作人霍汶希,演员、歌手宋佳荣膺该奖项。
杨柳会长(中)领奖
播放王树彤获奖视频
霍汶希(右)领奖
播放宋佳获奖视频
三天的思想盛宴,古北水镇见证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在共鸣与激荡中交织出关于未来的宏图。
当我们在古北水镇的星空下回望,那些关于韧性的讨论早已超越性别议题的范畴,成为人类应对不确定性的共同答案。正如杨澜在开场演讲中所言:“世界经纬万端,我自柔韧生长。”在这个AI重塑文明形态的时代,女性特有的,融合了适应性、创造力和情感智慧的柔韧之力,正在成为文明突围的关键变量——这正是"柔韧之力"给予时代的最深刻启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