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港股正在演绎牛市行情,估值持续修复,赚钱效应明显。并且,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超千亿规模,时隔4年再次登上全球第一宝座,大市交投量更是超过上轮牛市。内地A股自今年4月初低点反弹,就累计升幅而言,也是进入了技术性牛市。
“牛市买券商”是一种市场共识,因为牛市一般能给金融公司带来超级大的业绩弹性,从而刺激股价大涨,港A两市个别券商股的AH折价目前已经收窄到10%以内。而对于多元金融板块,牛市的业绩放大效应也十分突出,相关翻倍股已不在少数。
美股Circle的早期投资方,中国领先的跨境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0165.HK),今年股价亦表现强势,至8月下旬,累计升幅近70%,成交量已经超越了2007年的牛市水平。若自去年9月低点计算,涨幅已超过180%。可是公司市净率仍偏低,不足0.50倍,向上修复空间依旧很大。
近日,光大控股发布了2025年中期财报,牛市大环境中的业绩反转也如约而至。上半年,公司收入录得约20.68亿港元,同比增长21.82亿港元;实现盈利6.50亿港元,其中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之盈利为港币3.9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82亿港元,业绩弹性可谓相当可观。展望后市,伴随港A两市风险偏好持续上行,光大控股的双击行情料将持续强化。
中期业绩强劲复苏,千亿资产有待重估
作为国内头部私募投资公司,光大控股的业务分为两大块,其一为基金管理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管理规模约1,194亿港元;另一块业务是自有资金的投资业务,目前的资产总值约342亿港元。
上半年,光大控股的收入总额约20.68亿港元,其中客户合约收入约1.81亿港元,变动不大。但投资收入部分,则出现了大幅提升,中期的投资收入约16.9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90亿港元,增长了20.84亿港元。
拆分盈利部分,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板块的账面盈利约18.0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17亿港元,实现了强势反转。包括重要投资企业、财务性投资和基石性投资等三块业务表现均可圈可点,尤其财务性投资部分同比增利15.69亿港元。
简单总结,上半年随着资本市场逐渐回暖向好,公司所辖的投资标的估值企稳,中期业绩层面实现了大幅好转。而当前公司所有项目的价值潜力仍未完全释放,相信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见暖,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估值联动效应,公司业绩仍具有广阔的向上修复空间。
港A两地市场已调整了数年时间,相较欧美日韩股市,估值性价比依旧很高,牛市的向上空间值得期待。当前光大控股基金管理业务的总规模约1,194亿港元,加之三百多亿港元的自有资产,随着牛市行情持续推进,旗下超千亿资产的价值重估也将是大概率事件。
多重利好动能提振,“周期性反转”值得期待
光大控股拥有超过27年的资管及投资经验,具备不俗的穿越周期能力,多次被评为中国最佳PE机构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投资收入大幅增长及整体扭亏为盈。这一成绩既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持续回暖,更源于公司基于深厚投资底蕴和前瞻布局能力,并提早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战略配置。除业绩显著回升外,上半年公司在募、管、退等各个环节也频获利好,展现出全面的运营实力与发展动能。
首先,募资规模创近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光大控股新完成设立淮安洪泽光启基金和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2只基金,新募资合计约27.41亿港元。募资规模创下了近年来新高,反映出一级市场情绪回暖。尤其当前的资金成本偏低,全球低利率环境也相当友好,这为募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后续募资情况有望持续向好。
其次,存量项目估值明显改善。包括Circle、德康农牧、网易云音乐等已上市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均有良好的市场表现,为公司贡献了不错的投资收益。截至8月中下旬,如美股稳定币龙头发行商Circle年内股价涨幅超三倍,港股市场的畜禽养殖先锋,德康农牧年内涨幅也超2倍,及网易云音乐的年内涨幅也达约150%。伴随着二级市场日益活跃,一级市场的估值回升也会加速展开,公司的存量项目估值全面提升未来可期。
第三,优质项目退出收益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金及自有资金层面合计退出金额约20.18亿港元,完全/部分退出项目46个。比如,完成了小鹏汽车、大普通信、Taboola等三个项目的完全退出,及部分退出了如软通动力、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多个项目。MOIC(退出比成本倍数)约2.78倍,为近年来新高,全面带动多只基金DPI提升,形成了可观收益。
金融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在过去几年,港A两市表现疲软,一级、二级市场估值均明显承压。所幸,自2024年Q3以来,港A两市逐渐扭转了颓势,属于光大控股的周期反转也正式来临。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后续公司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也将会有更好表现。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管平台存在超高溢价潜力
短期账面上的资产规模或者说业绩体量,无法完全体现出光大控股的真正价值。毕竟估值是动态变化的,且许多核心投资项目也需要时间来验证。近些年,光大控股持续在前沿创新科技领域布局,过往已取得了诸多成功案例,如蔚来、贝达药业、爱奇艺、银联商务等均是公司的标杆项目。
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快了投资节奏,继续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层面合计对9个项目累计投资约2.64亿港元。培育并支持多家科技领军企业,包括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等国产存储芯片巨头、恒翼生物(肿瘤及自免创新药研发企业)等优秀龙头企业。。此外,期内新成立的两只基金,如淮安基金关注的是成长阶段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项目,厦门海洋基金则关注海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都属于创新技术领域。公司在管的母基金规模也较可观,上半年通过金镒资本、钟鼎资本等GP资源放大投资覆盖,分散风险。
其他重要投资企业方面,如上半年已经递表港交所的国内AIoT龙头企业,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AIoT独角兽企业,IPO前估值已超过200亿,而光大控股的持股比例高达26%。今年港股IPO市场火爆,资金参与热情高涨,特斯联若能顺利实现IPO,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光大控股的股价表现强势,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憧憬公司在稳定币领域的发展,关联性在于公司很早就完成了对Circle和银联商务的战略投资。其实,凭借多年来持续在前沿创新科技赛道的部署,光大控股的投资平台是存在着超高溢价潜力的,已公开或未公开的优质项目储备相当丰富,都是未来业绩腾飞的源动力。今年以来,AI硬科技、芯片半导体及生物医药板块的涨幅遥遥领先,无疑彰显了公司的独到眼光,也有望陆续进入收获期。
总结:
光大控股2025年中期业绩给市场带来了巨大信心提振,公司基金管理平台与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的双轮驱动底蕴十足,旗下诸多优质项目也将迎来价值兑现。尤其,随着港A股两地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公司超千亿资产也将迎来估值提升的契机。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