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据爆炸与AI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依赖个人记忆、信息零散分散,共享程度有限,难以真正释放价值;AI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但在管理中的应用却仍显滞后。某供电局项目主管陈工对此深有体会。筹备电网升级项目时,他发现团队成员分散在多个系统查阅制度文件,仅项目验收环节就涉及多个不同版本的操作手册,项目的准备工作,仅翻查和确认资料都要好几天。
在此背景下,2025年8月29日上午,南方电网在贵阳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上发布的《企业大脑白皮书》,无疑为企业破解知识管理难题、迈向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白皮书明确指出:“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关键生产要素。过去的知识管理依赖个人记忆、信息零散分散、共享程度有限,难以真正释放其价值。”
为此,白皮书首次提出以“企业大脑”为核心的AI+管理方法论,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的化学反应,构建起智能化的管理能力,助力企业管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这一创新理念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智能化的平台底座,实现知识的有效管理和智能应用。
“企业大脑”被定位为业务赋能中心、决策支持智库、企业创新引擎和人才培养飞轮。白皮书强调,通过构建“双循环”的企业级知识管理体系,即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内循环和规划—执行—改进的外循环,企业能够将分散的个体智慧系统化转化为企业可继承、可复用、可增值的核心能力。信息安全运维班组组长李哥说:“以前新人培训至少要 3 个月才能独立处理需求,因为电费核算标准、故障报修流程等知识太零散,新人记不住也用不活。现在有了“企业大脑”,新人可通过“企业大脑”快速查询安全管控要求、网络策略配置、应急预案、漏洞处置方案等内容,大大提升安全风险识别与响应效率。新人最快 1 个月就能上手。”
针对知识难以复用、AI难以理解的问题,白皮书提到,构建“面向人和AI共用”的知识分类体系。类比人脑,“企业大脑”基于知识管理基础,打造基础支撑、记忆存储、推理认知和应用交互四大功能区,聚焦构建运筹帷幄、反演进化、推陈致新三大能力,以持续智能进化的“企业大脑”,深度模仿并全面超越人类思考,为“企业大脑”的智能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我们做“企业大脑”,核心是让知识‘活’起来,主动匹配业务需求。” 平台负责人解释道。比如在电网规划工作中,工程师输入 “某片区新增住宅小区供电方案”,不仅能调取区域的电网现状、负荷预测模型,还能结合已有供电方案的优缺点,生成多个个性化的方案,让决策更高效、更科学。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大脑”已展现出显著成效。以“生产指挥智能体”为例,通过智能指挥,企业大幅降低了对人工判断的依赖,提高了流程效率和响应速度。在某供电局应用以来,故障复电时间缩短35%,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下降23%。同时,“企业大脑”支撑的数智运监也实现了日常运营分析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白皮书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企业大脑”将迈向更高阶的阶段——生态共创与智慧进化,通过实现跨部门、跨主体的共建共享,企业大脑将推动形成虚实共生、人机共融、价值共创、行业共治、生态共赢的宏大图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