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即将于深交所创业板IPO上会,成为A股市场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的重要新军。公司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凭借在热管理系统领域十余年的深耕,纳百川已成为国内多家主流新能源车企与电池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突出。
发展机遇:新能源红利叠加产业链优势,成长空间全面打开
纳百川的快速发展,正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爆发与国内产业链竞争力提升的双重机遇。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成为核心赛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电动化技术总体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新型充电、高效驱动、高压充电等新技术多点突破,中高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全球领先。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以旧换新补贴等做了明确规定,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左右,较2024年度增幅接近25%。
在产业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宏观环境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主导者,2024年全球装机TOP10榜单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市场占有率合计达67.1%。在技术革新方面,国内电池生产企业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在电池材料、集成技术等各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确立了行业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为纳百川等配套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推动整个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创新驱动:多维度技术突破筑牢壁垒,优质客户群奠定根基
在新能源热管理这样的技术密集型赛道,纳百川凭借技术、产品、设备的多维度创新,构建了深厚的竞争壁垒,同时依托高质量产品积累了稳定的核心客户群。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形成了以控温技术、轻量化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截至2025年3月,纳百川拥有20项发明专利、183项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指标行业领先:通过热仿真与流体仿真技术,实现电池模组温差控制在3℃-5℃,流阻偏差稳定在5%以内(行业普遍15%);气密性检测采用氦气检漏技术,泄漏标准达2×10-8Pa・m³/s,确保质保期内防冻液零泄漏;牵头起草的《车用动力电池液冷板技术条件》(T/CSAE 324-2023)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巩固技术话语权。
产品与设备创新同步发力。产品端,公司开发的电池液冷板产品顺应了动力电池技术方案从CTM到CTP和CTC结构设计路线的更迭,在流速流压控制、热交换效率、产品体积压缩等方面持续提升;设备端,公司自主研究开发了微米级别焊剂喷粉线设备及其喷粉方法、绝缘粉喷涂技术和方法、NOCOLOK钎焊技术、钎焊设备和方法等加工工艺,通过对喷涂钎料工艺的改良,公司能够在循环利用钎料的同时提高产品涂钎的工作效率和均匀性,提高最终产品焊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烘干、脱脂所需的能耗和加工时间,提高产品良率并降低加工成本。
纳百川凭借这些创新成果,公司客户资源持续优化,动力电池领域覆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龙头,车企端服务蔚来、小鹏等20余家主机厂,储能领域进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供应链,并先后获得宁德时代 “质量优秀奖”、中创新航 “优秀供应商” 等荣誉,客户粘性与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此次创业板 IPO 对纳百川而言,既是对过往发展成果的认可,更是突破现有瓶颈、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关键契机。未来,随着公司四川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全球化布局的逐步推进,纳百川有望从国内热管理细分领域龙头,逐步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双碳战略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实现更大突破。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