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黄埔区这片低空经济的热土上,黄埔飞校与亿航智能正携手绘制一幅大型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的创新蓝图,预计2026年正式对外开放培训课程。
在广州黄埔区“活力中国行”活动中,亿航智能和黄埔飞校作为黄埔区的代表登上了央视新闻,得到十几家央媒的同步转发。这两家机构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大型无人机操控员培训事业发展。
广州黄埔飞校副总经理夏怡表示,黄埔飞校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低空经济示范区的地理优势,计划与同在黄埔区的亿航智能合作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培训。
黄埔飞校副总经理 夏怡
政策东风下的战略布局
民航局飞标司于2024年5月下发《关于开展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管理试点工作。
这一政策背景为黄埔飞校与亿航智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夏怡透露,黄埔飞校正在积极拓展大型无人机培训资质,计划于2025年建成覆盖轻、中、大型无人机的全机型教学体系。这意味着,未来民用大型无人机操控员的培训,将不仅依赖于制造企业本身,更可通过专业航校实现批量化、标准化培养。
政企协同的创新生态
黄埔飞校依托黄埔区“4+9+N”低空起降点规划,打造“培训-实践-就业”全链条。拥有军方批复的314万平方米合法空域与6000平方米实训基地,这为大型无人机培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了解,黄埔飞校已经与亿航智能联合开展了载人无人机(EH216-S)研学项目,并与职业院校共建“低空人才蓄水池”,为学员提供实训、竞赛、就业一体化服务。
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使学员能够直接接触到全球首款获得适航认证的载人级无人机技术,获得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分段收费模式与人才培养
针对行业预付学费风险,广州黄埔飞校首创分三阶段收费模式(总价9800元),学员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节点支付费用,降低资金风险。
这种创新模式也为未来大型无人机培训提供了参考。据了解,大型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考证培训的学费可能会在8-10万之间,预计最快在2026年可以开展培训。
黄埔飞校计划在2025年扩招教员团队10倍,年培训量突破2000人,并争取大型无人机培训资质,打造覆盖轻、中、大型无人机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湾区优势与人才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热土。深圳市大鹏新区无人机测试基地计划于2025年9月底启幕,拥有41.98平方公里、真高600米的适飞空域,以及周边200平方公里海域适飞区。
这些设施为无人机测试和操控员培训提供了多样化真实场景。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预测,低空经济领域尤其是无人机行业,预计将产生超过100万专业人才缺口,其中操控员、运维师、调度管理等都是关键岗位。
黄埔飞校与亿航智能的合作,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巨大人才需求。
安全与创新并重的发展路径
亿航智能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具备载人级eVTOL(EH216-S)全合规认证(TC/PC/AC)并已开展商业运营的企业,对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强调:“安全是低空经济行稳致远的核心,只有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资质认证,才能保障低空经济健康的发展。”
这种对安全的重视也体现在培训体系中。黄埔飞校以CAAC执照培训为核心,设置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教员三级课程,涵盖飞行理论、应急处理等模块,并增设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专项课程。
走向全国的战略愿景
黄埔飞校计划推动分段收费模式成为全国无人机培训行业标准,联合高校发布《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白皮书》,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黄埔方案”。
未来十年,黄埔飞校将聚焦空域管理、航线规划、飞行安全等核心领域,通过立法协同、技术创新和基建扩容,建设全国低空经济“核心孵化器”,助力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在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黄埔飞校与亿航智能的合作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政企协同、安全优先、创新驱动。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