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rients》最新研究证实:纳豆激酶通过“溶栓+抗炎”双路径降血脂,3个月临床数据显示LDL-C降低18%、斑块减少36%,安全性优于他汀药物,已成为“非他汀新选择”。这一突破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但核心菌株长期被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的NSK-SD垄断——直到中国科研团队在同样菌种中筛选出超高活性菌株Subtilisin-QK,开启民族创新篇章。
菌种溯源·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QK菌株的诞生
依托“上游菌种定向筛选—中游工艺专利布局—下游制剂产业化转化”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QK:从上千株菌株中分离出的专利菌株,具备超强溶栓活性,其代谢产物“枯草杆菌纤溶酶”可直接降解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它通过特异性降解这种纤维蛋白,精准地靶向溶解血栓,不仅显著提高了溶栓效率,还降低了对正常纤维蛋白的损伤风险。兼具激活体内纤溶系统与修复血管内皮的功能,有望成为第四代溶栓药。并于2003年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完成专利保藏(CCTCC NO:M203078)。
科研到产业的跨越:真福医药的科研历程和民族担当
王业富教授作为真福医药集团的创始人,1983年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即远赴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在海拔 4000 米的缺氧环境中首次把红景天开发成抗疲劳口服液,这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历练让他笃定“科研必须变成产品、造福于人”。1995 年回母校攻读病毒学博士,他一口气拿下 20 余项国家三类诊断试剂证书,发表 40 余篇 SCI 论文,却转身扎进产业——2000 年起,他带领团队在上千株野生枯草杆菌中筛得 Bacillus Subtilis QK,攻克天然菌株发酵不稳的世纪难题;2007 年又以母校为原点,相继创办真福医药集团及多家子公司;面对资金、转化、市场的连环考验,他笃信“创新靠人才”,真福医药建立了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吸引了多位博士和硕士加入,并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留住人才,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科技专项和产学研平台,让“攻克心脑血管疾病,让国人多活十年”的愿景从实验室走向千万患者。在资金、技术、市场层层考验中完成从菌种、工艺到制剂的完整产业化,用持续创新和股权激励把实验室成果真正变成了造福心脑血管患者的产品。
国货当自强,健康新选择
更振奋人心的是,冻干粉针剂正冲刺临床申报,预计2030年即可获批上市。这意味着,曾经被进口药定价权“卡脖子”的中国患者,将第一次在家门口用上“中国价格、中国速度、中国标准”的溶栓新药。国货当自强,秉持“努力奉献、真诚造福,让国人多活 10 年” 的初心,真福医药深知重任在肩,矢志以创新药研发布局,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与复发率砥砺奋进,用科技温度兑现 “让国人多活 10 年”的庄重承诺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