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绘梦乡村・筑知同行”墙绘服务团的15名青年学子,带着画笔与热忱奔赴安阳市林州市东岗镇杨家寨村。这支由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以多元艺术实践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在乡土间书写青春担当。
团队于杨家寨村村委会前合照。刘一璇/摄
红色研学:在精神溯源中积蓄力量
冒雨穿行于红旗渠纪念馆的展陈间,指尖拂过青年洞斑驳的岩壁,驻足聆听河南省劳动模范杨启祥“一根扁担”的坚守故事——服务团成员在沉浸式研学中,深刻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雨水混着汗水打湿衣角时,才真正懂了‘战天斗地’四个字的重量。”美术学专业学生王海辛的日记里,记录下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也为后续创作埋下情感伏笔。
团队于红旗渠开展研学活动。刘一璇/摄
墙绘赋能:让乡村颜值与精神共提升
顶着盛夏高温,学子们用十余幅墙绘将乡村振兴政策、红旗渠奋斗史“搬”上民居墙面:既有青年洞开凿场景的壮阔再现,也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每一笔都要贴合村庄气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李紫丹说,前期走访收集的多个村民故事,都化作了画面里的细节密码。
团队于河南省劳动教育模范杨启祥纪念馆前绘制相关墙绘。刘一璇/摄
美育课堂:让非遗之花绽放在童心间
服务团发挥专业优势,开设“艺润童心”美育课堂。书法学专业团队成员教授甲骨文、楷书知识,在漆扇、书签上书写励志寄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体验扎染、漆扇等非遗技艺。课堂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动手热情,欢声笑语中播撒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团队于杨家寨村村委会开展非遗活动。刘一璇/摄
共绘长卷:两代人笔下的精神接力
为庆祝红旗渠通水60周年,团队结合实践感悟,邀请杨家寨村民共同创作巨幅画卷《时光长卷:从红旗渠通水纪辰60载到文明根脉的精神溯源》。画卷以“求水、凿水、通水”为脉络,艺术再现了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壮阔历程。这幅凝结村民与青年共识的长卷,诠释着青年扎根乡土、共绘振兴蓝图的时代担当。
团队于杨家寨村村委会与村民共同绘制长卷。刘一璇/摄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养分,用艺术画笔点亮乡村,安阳师院学子的实践不仅让大家看到了青春力量扎根大地的坚定身影,更生动展现了其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为振兴发展添砖加瓦的强劲动能。此次实践活动更是激发了学子们以赤子之心、艺术之能让红色精神在乡村沃土持续传承、让振兴蓝图在青春实践中愈发清晰的壮志。
作者:史程程 耿启晓 秦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