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传承红色基因,数字经济商学院“小红砖”党史学习教育团于2025年7月2日-7月7日开展实践活动,以“七个一”为路径,在红色沃土中深耕细作,让党史学习与青春担当深度交融。
一访红军故地,触摸军民鱼水情
首站,团队奔赴重庆綦江石壕镇红军桥。古朴桥身承载着1935年红一军团与群众相依相守的记忆,走进红军桥陈列馆,战士用过的武器、带着补丁的生活用品,无声诉说先辈为理想奋斗的坚韧,让“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在年轻心灵中扎根。
一探英模故居,感悟信仰纯粹力
随后,团队探访王良同志纪念馆及故居。踏入故居,陈列的旧物、泛黄的手稿,回溯革命先辈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征程。成员们在褪色的书信中读懂纯粹信仰,参观后以报纸米糊捏制五角星、手写祝福卡片,让红色记忆借手工温度传递沉淀,将英模精神内化为理想信念的养分。
一祭陵园英魂,筑牢信仰坐标系
7月4日,綦江烈士陵园内,团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扫墓活动。成员们轻拭墓碑尘埃、规整周边杂物,在烈士纪念塔前追思。通过阅读碑文、与工作人员交流,綦江革命烈士的英勇过往一一浮现,这些“舍小我为大我”的故事,让“为人民服务”化作清晰的信仰坐标,也为党史学习教育厚植情感根基。
一悟转折智慧,文创赋能新表达
7月5日,遵义会议纪念馆里,团队开启“绘就红色记忆,传承革命薪火”之旅。跟随讲解员沉浸式参观,从陈列的文件、破损的行军包中,深刻领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伟大转折智慧。走出展厅,成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在空白扇面绘上遵义会议会址、红军长征路线等元素,现场义卖所得款项用于红色文化宣传,让“学党史+文创+公益”模式成为连接历史与大众的新桥梁。
一踏娄山关隘,重走攻坚胜利路
7月6日,娄山关战斗遗址见证团队的“攻坚之行”。成员们瞻仰弹孔斑驳的城墙、红色石刻,沿着陡峭山路重走战斗路线。攀爬时的体力透支,让大家更能共情当年红军的艰辛;俯瞰峡谷,仿佛看见先辈们冲锋的身姿。沉浸式体验中,“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化作脚底的力量、心中的信念。
一会援朝老兵,聆听烽火岁月声
7月7日上午,隆盛镇政府里,团队与抗美援朝老兵围坐交流。成员们展示红色足迹图,分享学习感悟;老兵们缓缓讲述战火往事,朴实话语里的家国情怀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成员们的心灵受强烈震撼,实现红色精神的跨代际传承。
一探振兴新貌,见证使命接力棒
7月7日下午,振兴村的李子园、荷花池,展现着红色土地的时代新貌。成员们走在产业基地,看枝头硕果、赏池中繁花,听村干部讲述“红色村企共建”“青年返乡创业”的故事。从革命老区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变迁,让大家明白革命先辈“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正由新时代青年接续践行。
一循红色脉络,书写青春担当卷
这场实践中,“七个一”串起历史与现实、理论与行动。“小红砖”团队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以创新实践让党史学习“活”起来、“实”下去。成员们将带着这份热忱,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服务社会的行动,以青春之笔书写“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的时代答卷。
供稿:数字经济商学院
供图:数字经济商学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