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观坝村的山坡地里,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压弯了枝头,微风袭来,泛起一阵阵红色波浪,这是贵州珍酒40万亩高粱基地的组成部分,也是珍酒“第一车间”现场。
临近收获季节,种植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份喜悦也伴随着一瓶瓶珍酒,送往全国各地,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珍酒新产品——大珍·珍酒。
在1500公里外的河南省永城市,长期从事白酒贸易的李红梅拿起一瓶白酒仔细端详。这瓶刚由遵义运抵的珍酒新产品——大珍·珍酒,没有复杂繁琐的包装,简约的玻璃瓶上只镌刻着一个“珍”字,灯光透过,微黄的酒液里仿佛游动着黔北山水的灵气。
从摇曳在山间的高粱,到摆上餐桌的白酒消费品,大珍·珍酒的旅程中藏着众多绿色基因。
高山田野的绿色希望
在珍酒高粱种植基地,遵义黔汇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民仰着头,仔细检查着即将成熟的高粱。“看这穗头,颗粒多饱满!”他随手摘下一颗高粱粒摊在手心,“这就是酿造珍酒用的红缨子高粱,糯性强、支链淀粉和单宁高,是酿造酱香酒的绝佳原料。”
望着红彤彤的高粱地,姜民不禁感慨,曾几何时这些不靠水、不挨路的贫瘠坡地,是大家都嫌弃的“边角地”。如今,在珍酒的带动下,根据地理和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高粱种植,不仅让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发挥,更促进了种植户增收。
说起和珍酒的缘分,姜民如数家珍。“我们从2022年开始和珍酒合作,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协助珍酒打造高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和规模每年都在翻番。”
贵州珍酒高粱基地。
在种植面积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满足珍酒对高粱品质的要求,成为摆在黔汇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面前的重要问题。珍酒坚持严格的品控标准,从高粱种子的选育、移栽、生长,到后期的收储,均建立了全流程监管体系,密切关注高粱生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遵循绿色生态原则。
姜民表示,珍酒的订单农业模式,从种子下地那一刻起,就有专人跟踪记录。收割时还要抽样检测,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才能入库,可以说每一粒高粱都经过精心筛选。
“珍酒对高粱的要求十分苛刻,种子必须‘纯’、种植必须‘真’,是两条最基本的底线。”姜民说,他们为农户统一提供优质高粱种子,从年初的委托种植到订单收购,都会把相关信息录入系统,确保真实种植,不弄虚作假。
同时,珍酒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既让珍酒的酿酒原料供应和品质得到保障,又使种植户种得更加轻松和放心。姜民翻开一本厚厚的培训手册表示,“内容细致到什么时间下种、怎么防治病虫害,甚至晾晒方式都有相关要求。”
最让姜民难忘的是每年收获季的景象:只要到了高粱晾晒的时候,观坝村的两条马路全被高粱铺满了,远看就像两条红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珍酒的红粱大道”。
如今,珍酒的高粱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40万亩,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促进生态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阳光车间的“绿色革命”
从一粒高粱到一瓶珍酒,要经历1年酿造周期,2次投粮,8次发酵,7次取酒。在这漫长而复杂的生产过程中,珍酒同样践行着环保理念。
当清晨的阳光照进遵义市汇川区,安装在珍酒厂车间顶部的2.9万块光伏发电板就开始进入工作模式,这是珍酒绿色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
自2024年7月以来,珍酒启动光伏发电板建设工作,并在2025年5月全部建成投用。截至今年7月,项目发电量近700万度,共减少碳排放3708.07吨,相当于种下了5068棵树。
除了满足自身绿色发展需求外,珍酒还将光伏发电的多余电力输送至电网,实时监测能耗数据,精准调控设备运行,实现能源共享,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光伏发电板下的车间内弥漫着浓郁酒香,当前,珍酒第六轮次酒的酿造工作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酒操作。
贵州珍酒酿酒车间。
节能降耗的功夫,藏在每个生产细节里。车间里,风机呼呼作响,裹挟着浓郁香气的蒸汽快速冷凝成清澈的酒液,滴入酒罐中。整个过程高效节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这是贵州珍酒在全省率先开展的蒸馏系统水冷改成风冷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冷却效率,还大幅度降低了水资源消耗,实现绿色酿造与资源节约的完美结合。
不仅如此,珍酒还将酒甑在酿酒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将热量用于加热酿酒所需的用水,提升发酵工序环境温度等。通过测试,预计每个班组每年可节约天然气超300立方米。
贵州珍酒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以珍酒为核心企业和旗舰品牌的珍酒李渡集团发布的2024年ESG报告显示,通过光伏发电、余热回收、节水改造等多项节能措施,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尤其在用水效率方面,已提前完成到2025年取水强度较2021年下降20%的战略目标。珍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行业树立了绿色转型的典范。
闭环经济的创新实践
作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白酒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联性强。因此,白酒行业的环保话题永远不会局限于自身,更关乎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协同。
近年来,珍酒通过构建闭环经济模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化利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减排,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链。
在珍酒赵家沟生态酿酒区旁,坐落着一座现代化的饲料厂,这是路德生物公司专门为珍酒配套建造的酒糟加工基地。
“再过段时间,珍酒的酒糟就会大量进场了。”路德生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等今年的酿酒周期结束后,珍酒将有10多万吨酒糟,从这里转化为优质复合功能型生物发酵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路德生物公司专门为珍酒配套建造的酒糟加工基地。
酒糟变废为宝,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珍酒节省了酒糟处理费用,路德生物获得了稳定的原料来源,养殖业也得到高质量饲料,形成了良性循环。并在悄然间,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除了酒糟得到循环,珍酒的包装也是循环利用的典范。
“珍酒的光瓶酒主要走高端路线。”作为珍酒的长期合作伙伴,贵州华世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杨丛涛表示,珍酒光瓶系列采用可回收玻璃材质,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长远来看,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
传统盒装酒多使用奢华的酒盒及繁复的装饰物,显著增加了对纸张、塑料、木材等资源的消耗,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碳排放及废弃物。
珍酒推出的高端光瓶酒系列产品,简约而不简单的包装,不仅体现了珍酒让“价值回归产品本身”的经营理念,更在细节上展现了珍酒的绿色追求。现在珍酒的光瓶酒系列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事实证明,这种“华而不奢”的理念反而赢得了高端市场的青睐。
此外,珍酒还持续致力于推进酒瓶回收,并将这些回收的酒瓶设计改造成茶叶罐等文创产品,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
贵州珍酒石子铺厂区。
从绿色种植到酒瓶回收,这瓶跨越千里的酱香酒,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更是传统产业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决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