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的团队管理者,在推动组织战略目标达成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年轻的团队管理者有干劲、有冲劲、有闯劲,但也存在阅历不丰、经验不足的短板,在珍惜组织赋予的平台和机会的同时,更应该摒弃浮躁心态、运用科学方法、提升管理要领,压实责任、带好队伍、拼出业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从心态状态上,要增强“堪当重任”的底气
一是要有空杯心态。月满则亏,器满则覆。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干部要时刻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善于“清空”“清零”自己,下功能克服“高”枕无忧、心“高”气傲、“高”高在上的“三高”综合征,必须加强心性磨炼,既要保持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状态,更要保持戒骄戒躁、虚怀若谷的心态。二是要有宽广心胸。管理者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团队管理者时刻处在承上启下、协调左右、兼顾内外的工作场景中,下属的埋怨、同事的误解在所难免,累眼看世界,人累心更累,要心宽一寸、路宽一尺,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做到冷静处之,理性容之,乐观待之。三是要有担当心境。挺膺担当、率先垂范是最高的领导力。作为管理者,总是去要求下属如何如何,而自己却不能躬身入局,便会食言失信,自然无法让人信服,更不能凝聚人心,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要做到敢负责、能扛事、不溜肩,平常时候立得起来、关键时刻顶得上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二、从方法方式上,要保持“精益求精”的匠气
一要注重目标导向。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工作的方向。制定的目标要清晰具体,要精准运用“SMART”原则,注重目标的量化和分解,避免笼统和模糊;制定的目标要充分沟通,把握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路径,多倾听员工意见,多交代背景信息,以沟通促共识,以同步促同频;制定的目标要赋予意义,让员工带着使命工作,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目标是命令,更是一种责任,要充分挖掘其价值属性,更好激发下属的自驱力。二要注重过程管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执行不到位,结果就缺位,要切实抓好目标执行和过程管理。通过关注员工工作状态来提振团队精气神,通过培养员工工作习惯来提高个体工作效率,通过明晰岗位工作流程来提升板块工作效能,通过培训员工工作技能来提级整体专业程度。三要注重科学反馈。无论员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完成得如何,团队管理者都一定要有及时客观的反馈。反馈要注重时效性,反馈的作用会随着时间而消减,窗口期过了,再好的奖励也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馈要具有建设性,反馈应当基于事实和结果,提出可供参考、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要保持公正性,必须实事求是,能够直指核心,切中要害,而不能源于个人情绪和好恶,对人不对事。
三、从要领要求上,要磨砺“雷霆万钧”的锐气
一是不养闲人。没有价值输出的人,才是真正的闲人。有的员工终日忙来忙去,问到具体工作产出时,却支支吾吾;有的员工仗着资历老,蹭时间、混日子,提前躺平。这些“忙而无效”、“人在心不在”的人,不仅无法提升团队业绩,更会传染一种低效文化,严重影响队伍士气。带队伍讲的是结果,看的是价值,不养闲人是作为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组织负责的具体表现。二是不亏能人。团队中真正敢闯敢干、善作善成的人,不怕流血、不怕流汗,但怕的是流泪。管理者要避免低效的“一碗水端平”和“一团和气”,对于团队中的高绩效高潜力的员工,要做到工资奖金的倾斜,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旗帜鲜明地鼓励实干,崇尚担当;要做到成长机会的倾斜,关键岗位和核心项目,优先考虑有实绩有实效的员工,不怕能者通吃,就怕好坏平摊;要做到发展重心的倾斜,晋升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定向开展,资源供给持续投入,让核心骨干感受到真正的支持,让高潜力人才看到实在的机会,让混日子的人意识到从业的危机。三是不用庸人。平庸是团队最大的成本,真正的庸人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成长,凡事“差不多”,并在团队中制造“对抗势能”。作为团队管理者,要知事识人,敢于断舍离,要坚持“用人不将就、标准不妥协”,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姑息、迁就和纵容个别庸人,不但搞坏了风气,带坏了队伍,而且会自损形象、自失威信。
(作者: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智慧城市网络有限公司 沈达)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