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上海浦江镇7岁半男孩尧尧的奶奶将一面绣着"良好医风医德,视病人如亲人"的锦旗送到上海六一儿童医院,感谢姜宝顺主任团队通过系统性治疗,帮助孙子摆脱手机依赖、情绪失控等问题,重建健康生活状态。这场持续半年的家庭危机,最终在专业医疗干预下画上圆满句号。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助力"手机依赖"男孩重返健康轨道 祖孙隔阂在专业干预下消融尧尧的成长轨迹颇具时代特征:出生两个月便由奶奶抚养,父母年均见面不足三次。2024年末,两次因发烧住院的经历成为转折点——痊愈后的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全天紧握手机、上课注意力涣散、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因手机使用问题多次抓打奶奶头发。祖孙间原本的温情逐渐被冲突取代,奶奶试图通过"抓头发让孩子知痛"的方式纠正行为,却加剧了孩子的情绪失控。
2025年春季,经多方打听,家属带尧尧来到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姜宝顺主任团队采用"心理1+1"干预模式,结合行为矫正、家庭治疗等专业手段展开系统治疗。住院期间,医疗团队不仅针对手机依赖进行认知调整,更通过沙盘游戏、感觉统合训练等方式改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指导奶奶建立科学的亲子沟通模式。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助力"手机依赖"男孩重返健康轨道 祖孙隔阂在专业干预下消融"最初我们确实担心疗效,但看到孩子从暴躁易怒到主动完成作业,从手机不离手到能安静搭积木,变化肉眼可见。"奶奶回忆治疗过程时眼眶微红。经过一个疗程的干预,尧尧不仅戒除了手机依赖,更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与奶奶的互动从肢体冲突转变为共同游戏。曾经因腹胀、焦虑整夜哭闹的症状也完全消失,如今已能自主规划暑假作业,在公园玩耍时主动将手机交给家长保管。
姜宝顺主任表示,尧尧的案例折射出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的三大痛点: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电子产品的过度渗透、隔代教育的沟通困境。"我们通过'医院-家庭'联动机制,既矫正孩子的行为模式,也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技巧。"他强调,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医疗专业性与家庭支持系统的双重保障。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助力"手机依赖"男孩重返健康轨道 祖孙隔阂在专业干预下消融这面锦旗背后,是一个家庭重获和谐的温暖故事,更是专业医疗机构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深耕的缩影。随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推进,像上海六一儿童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正成为守护儿童心灵成长的重要力量。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专注儿童心脑健康16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儿科泰斗胡亚美倡导创建,累计150多位京沪名医领衔助力,23种《儿童心理障碍防治丛书》在全国发行,2013年和2016年两度获CCTV央视报道,在我国中西医诊治儿童疑难病领域享有盛名。医院在国内创新形成了“N+1心脑同治康复体系”,专注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身高矮小、肥胖、青少年心理障碍等发育行为及精神问题,为我国广大疑难病患儿提供“六一方案”。
其次,上海六一儿童医院还是长三角地区儿童疑难病MDT会诊基地,双院士创建的“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精准医疗临床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六一健康MDT儿医联盟项目医院,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MDT会诊平台上海合作医院,全国儿童体质改善计划项目医院,首都国医名师徐荣谦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和中国“臣字门”儿科学术流派教学基地成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医儿科泰斗刘振寰教授名医工作室和国粹针灸一绝“刘氏头针”师承推广基地成立,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多学科基地,上海儿童青少年多动学习困难康复示范基地,儿童青少年N+1倍速增高疗法推广基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