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2017年,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等维度为乡村发展锚定方向,开启城乡融合振兴征程。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赵竑绯、韩丹萍、李珏老师,带领学生奔赴绍兴竹田头村。师生入村开展调研:以脚步丈量土地,挖掘振兴密码,借专业知识对接乡村需求,探讨依托柿子资源、乡土风貌,打造农学文旅研学场景。
扎根乡土听民声,共绘振兴新图景
实践队首先深入竹田头村街巷,与村民展开面对面交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访谈等形式,详细了解村民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特色产业发展的看法与需求。“希望村里的经济能够好起来”“想让更多的人来到竹田头村游玩”等朴实的话语中,藏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累计收集的百余份有效问卷,不仅为分析乡村发展痛点提供了一手数据,更让实践队清晰感受到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与期待。
雪窦岭上看风景,绿水青山真哲理
竹田头村的灵秀,藏于雪窦岭的层峦叠翠间。实践队踏入雪窦岭景区,便沉醉于这方自然雕琢的山水长卷。古朴的石板路蜿蜒向上,串联起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诉说着岁月沉淀的静谧。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非抽象理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态财富。调研发现,雪窦岭凭借独特地貌与生态景观,吸引着周边城市游客纷至沓来,徒步、摄影、生态研学等文旅业态悄然兴起,为乡村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实践队成员不禁思索,如何进一步挖掘生态价值,让这方山水既留存自然本真,又成为撬动乡村经济的支点,以生态旅游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柿子园里看产业,科技赋能促增收
走进竹田头村的柿子园,实践队员向当地的负责人了解了柿子的发展情况、柿子品种与当地政策等内容。实践队认为,村里可以探索“柿子+文旅”融合路径:在果园里设置不同区块加强农文旅融合,推出摘柿子、做柿染、品柿宴等游玩路线,让单一的种植业变成多元的体验经济。这种“生态+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增值增效的广阔空间。
榧香书舍品文脉,研学沃土育新篇
榧香书舍,竹田头村研学矩阵的亮眼名片。实践队员踏入书舍,静谧氛围中透着浓厚人文气息。书舍负责人冯莉介绍榧香书舍是集学习交流、夏令营体验等学习课程活动于一体的乡村爱心书舍。这里,不仅是阅读空间,更是乡村研学的活力引擎。调研中,榧香书舍为乡村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以文化阵地为支点,撬动研学经济,让乡村成为滋养新知、传承文化的实践课堂,书写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
此次竹田头村之行,实践队穿梭于山水、文化、产业之间,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从竹田头生态之美到文化之魂,从教育基底到研学赋能,从传统民俗到产业创新,竹田头村正以多元探索,书写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未来,筑梦寻光实践队将持续深耕,感受到乡村振兴中“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人才为要”的深刻内涵,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破题,让竹田头村的振兴故事,在新时代乡村发展浪潮中,澎湃出更动人的声响,为更多乡村探寻振兴路径,贡献实践智慧与青春力量。
所属学校:浙江树人学院
项目名称:新“柿”界——竹田头村柿子IP美丽乡村农旅研学运营规划
指导老师:韩丹萍、赵竑绯、李珏
团队负责人:叶朝彤
团队成员:姜沁秀、包锦晖、吴瑞韩、祝梦圆、劳美佳、毛越洋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