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三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循着“双百行动”的指引,深入湛江廉江、广州番禺等城乡基层。他们以专业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文化润心、公益助农的实践中,写下青春赋能基层的生动注脚。
数字助农拓销路 青春赋能兴产业
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青春力量正以创新姿态破题。“青·行实践队”走进湛江廉江市安铺镇,将直播间搬进百香果果园、走地鸡养殖场,同步开启“抖音+视频号+淘宝”三平台联合直播。在百香果果园,队员们手持镜头讲解种植环境,创新推出的数字人直播吸引9545人次观看,带动销售额达3.7万余元,同时,创作《如何快速手剥百香果》等年轻化短视频,有效推广特色农产品;在贯日创意产业园,实践队策划了“大学生抓鸡PK挑战赛”趣味直播活动,通过轻松互动展示生态养殖优势,直播曝光量高达21.49万次,带动“安铺鸡”成交6720元。
不止于“卖货”,更注重“赋能”。实践队为安铺番石榴设计清新包装方案,获得当地政府与企业的高度认可。同时,还依托省级继续教育社区示范基地的资源优势,精心组织了“新农人培训”系列课程,开展数字人技术应用、直播间运营等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8721人次,为当地电商发展播下“金种子”,助力安铺镇打造数字化农业人才高地。
文化润心育幼苗 青春赋能促成长
“双百行动”既聚焦产业振兴,也关注基层文化与民生。在廉江市青平镇青平社区,“文化润心实践队”以5天夏令营服务儿童近500人次,通过文化服务为乡村孩子成长赋能,正是 “双百行动” 中校地协同服务基层的鲜活实践。。
实践队紧扣“文化浸润、成长引导”宗旨,构建课程教学+美育浸润+素质拓展三维服务模式,开设课程8门、组织活动10余场。课程教学聚焦社交情感、青春健康、文化认同三大领域,以孩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播撒成长养分:“守护友谊之花”的故事教会和谐相处之道,“会跑、会喊、会编、会记、会报告”的自我保护口诀筑牢隐私安全与应急防护防线;美育浸润深植传统土壤,扭扭棒戏帽制作、红色手势舞等活动涵养审美素养;素质拓展以“击鼓传花”等互动凝聚团队力量,在欢声笑语中加强孩子们与他人、与社会的连结。
实践队联合湛江市民政局社工督导办公室以及当地“双百”社工,深入走访民生兜底家庭,通过拍摄宣传纪录片的方式,将镜头对准基层需求与帮扶故事,以真实叙事展现“双百行动”精准惠民的实践成效,推动形成关注基层民生的良好氛围。
公益联动搭桥梁 青春赋能惠民生
创新实践的版图上,多方协同正在拓宽公益边界。“一粒好种子”实践队联动企业与公益机构,在广州番禺、天河、荔湾三区开启“数字助农+智慧助老+公益联动”模式,以“双百行动”为纽带搭建资源对接桥梁。在番禺大龙社区,实践队通过文艺汇演与公益拍卖实现“企业供品—青年推广—银龄携手—慈善闭环”的创新转化;在华工老年大学、荔湾西村社区,实践队将特色党课与海水稻推广、公益慈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拍卖吸引超62名拍家参与,公益慈善拍卖总成交额近2000元,全部捐赠到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慈善基金,用于社区敬老慰问、困难群众帮扶等项目。
线上线下联动更显青年智慧。“一粒好种子”实践队借助校内电商直播飞地启动“海稻红”品牌宣传推广计划,大力宣传推广霞山的农特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双轮驱动,实现线上曝光量突破17.3万,促进企业销售额达33.8万元,有效降低农企营销成本,构建了“线下展销+线上推广”的立体化销售网络,助力霞山稻香飘万家。
从廉江田间到广州社区,广外艺学子以“双百行动”为纽带,将专业所学化为服务基层的力量,把青春热忱融入乡村振兴与民生服务,他们如饱满种子,在基层沃土扎根生长,用实干注入青春动能,书写服务答卷。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