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质焕新生,科技赋能,制绘未来。近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行走的大思政课”新质生产线的团队深入宁波科学启蒙、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点位,开展了一场以“聚焦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新质生产力看甬城高质量发展。
感受科学探索的“新质启蒙”
团队来到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在宁波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科学探索中心不仅是科普教育的标杆,更是激发创新思维、链接产业需求的“科学会客厅”。在这里,通过场景化的科普,让新质生产力“可知可感”。各大场馆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启蒙地。
宇宙馆以天文学和天文科技为核心,航天新材料、太空育种技术的农业应用,这些正是宁波布局航天信息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海洋馆展示了智慧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开发,这些展项背后,是宁波正在打造的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和谐家园馆让我们感受智能电网系统、碳足迹追踪技术、循环经济模式,完美诠释了宁波如何通过绿色科技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海定波宁,国家安全”为主题,科探中心全新打造国家安全教育场馆,通过国家安全数字体验、绿色星球等展厅,充分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虚拟交互等高科技展陈手段,精心设计身临其境的国安宣教场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宁波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从宇宙展厅的求知仰望,到海洋展厅的实践探索;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用沉浸式体验告诉我们:科学家精神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是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执着、对创新的勇气,更是“以人为本”的担当。
体验3D打印的“新质飞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3D打印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团队成员前往浙江浙创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沉浸式体验3D打印带来的魅力,亲眼见证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力量。
“创二代”陶霖珊从海外硕士毕业后,毅然投身3D打印这片“新蓝海”,创立了浙创科技。他深知,若3D打印技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必将拥有广阔市场。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以研发为主导,以3D打印新材料研发为核心业务,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创新。
如今,浙创科技成果斐然,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发明专利2项。其3D打印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文创产品、医疗器械、工业产品等,受到方太、公牛、吉利等300多家企业的青睐。走进公司的3D打印车间,多台打印机有序工作,高效且安静。以一家企业需要榨汁机样品为例,用3D打印耗时四五天、费用几千元,而自行开模具生产则需投入数十万元、耗时至少1个月,浙创科技为企业解决了样品提供时间紧、投入大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彰显了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的强大支撑作用。
浙创科技以“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为价值观,为中国3D打印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也让我们对未来科技充满期待。
寻觅慈溪智慧谷的“新质培育”
慈溪智慧谷是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地,它是一个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商务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自建成以来,便肩负着推动慈溪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重任。
实践团队来到这里,了解到慈溪智慧谷重点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节能、生物医药等科技研发类初创产业项目。这些产业无一不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通过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智慧谷打造了一个产业集聚的生态系统,让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协同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能特征。智慧谷还打造了 “园区 + 产业 + 金融” 三位一体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企业初创期的孵化,到成长期的加速,再到成熟期的扩张,都能在园区内获得相应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慈溪智慧谷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者。截至目前,慈溪智慧谷已累计引进国内外科技企业 (服务机构)100余家,其中科技孵化器引进科技企业80余家。这些企业在智慧谷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探索研究院的“新质支撑”
宁波,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正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团队成员来到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揭开科技赋能产业的神秘面纱。
研究院成立于 2018 年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领衔浙江大学博士团队与深耕宁波制造业服务二十余年的企业共同创立。其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了应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致力于在智能成型装备、智能模具、智能成型技术、成型制造大数据等四大核心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供给,为宁波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研发方向上,研究院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积极布局。聚焦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孪生、数字化工厂设计等前沿方向,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云服务中心,并着力构建机器人产业基地、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智造系统集成及人才培训基地。
在制造中心的实训场地中,整齐陈列着众多“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自动化设备,如智能机器人、精密检测仪器等,它们无声地诉说着科技变革的力量。研究院肖博士指出:“为了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和科技赋能,正加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智能工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体规划设计、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层面。”
从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的趣味探世界,到沉浸式体验3D打印技术,从解锁慈溪智慧谷的发展密码,到揭开科技赋能产业的神秘面纱,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践团队看到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也展望到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调研为契机,以青春之名向新而行、质焕新生,继续努力学习,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研学线路聚焦宁波市优质文旅资源和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定了寻迹溯源线、共同富裕线、红色寻根线、海丝文化线、阳明文化线、国防安全线、新质生产线、深化改革线、绿水青山线、书香文韵线、商帮精神线、甬城味道线等12条线路,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学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