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进一步的成绩,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更加广泛,交通运输体系衔接更加有效,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同时也需认识到,我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较南方发达地区还比较落后,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研究与推广尚需进一步深化。下一步我市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依托丰富的业务场景和政策优势,加强公路交通顶层规划设计,先行先试开展示范项目,推动“交能”融合发展,不断优化投资、建设及应用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引言
目前交通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10%,其中公路交通碳排放在交通行业占比约80%,因此,公路交通担负着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实现减污降碳的重大责任,亟须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相继发布,在绿色、低碳、清洁、可持续等生态文明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公路交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公路交通与能源供给网络的耦合逐步增强,对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缓解公路行业能耗高、投资重、回本慢的问题,进而促进新时代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
1.政策环境
自2003年英国在其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中率先提出“低碳交通”的概念以来,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及其相关立法、政策文件或宣示的重视度得到持续提升。2006年11月,交通运输部成立了节能工作协调小组,陆续出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等交通节能相关政策。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无锡和武汉两个城市作为低碳交通的试点城市。201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并在2013年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16)》,梳理出221项节能环保标准,对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降低生态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交通运输能源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和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国家立体综合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换)电设施建设,为绿色运输和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适宜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发展,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绿色标准的基础上,对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共收录242项绿色交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围绕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水平和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制定了相关发展要求。
2.行业现状
2.1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及交通量
据交管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94.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保有量3.3万辆,同比去年新增机动车7.3万辆,其中新增新能源车2万辆。根据鄂尔多斯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城市建设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5万辆,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0万辆。
鄂尔多斯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市场渗透率测算
2023年12月,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对市境内8条国省干线公路开展了交通流量调查,取各路段车流最大值,可得此次8条国省干线共2349公里路面上,24小时通行车数为23336辆。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5879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127公里、省道2436公里、县道5112公里、乡道5060公里、专用公路200公里、村道10944公里。国道、省道、县乡道车流量以1:1:1计,2023年鄂尔多斯市全线平均交通量9.07万辆次/日,新能源车交通量达到0.32万辆次/日。近5年机动车保有量平均增长率为7.9%,以此为交通量增长率,预计2025年、2030年新能源车交通量将达到0.62万辆次/日、1.93万辆次/日。
年份车流量
(万辆次/日)车流增长率新能源车比例新能源车流量
(万辆次/日)
2023年9.0660.0790.0350.317
2025年10.5550.0790.0590.623
2030年15.4370.0790.1251.930
鄂尔多斯市新能源车流量预测
据统计,2023年3月15日至12月31日,鄂尔多斯市新能源车辆(绿色牌照车辆)通行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路段共计通过新能源客货车15.8万辆,其中3条高速546.2公里共通行新能源客货车10.75万辆,7条一级公路618.2公里共通行新能源客货车5.05万辆。依照前文的计算方式,2023年鄂尔多斯市全线平均新能源车流量为0.31万辆次/日,与前文计算结果相近,表明取值偏差较小。
2.2交通运输体系优化
全区最大的网络货运平台“鄂尔多斯智慧物联平台”实现规模再扩大、内容再升级。联合市财政、税务、商务等9部门印发《鄂尔多斯市推动道路货物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规范支持“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加快实现网络货运企业数据回归鄂尔多斯。
此外我市积极申报自治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项目,鼓励企业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荐的准格尔旗巴运物流和鄂尔多斯市新朔物流两个多式联运“一单制”示范工程,经专家组评审,全部入围自治区多式联运一单制重点企业,准格尔旗巴运物流公司成功获评自治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
2.3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我市在G18荣乌高速、S24兴巴高速、S26敖东高速、S31大龙高速等1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共计52个充电桩;在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S215苏台庙服务区、S216城川养护站、S316独贵塔拉养护站建成11个充电桩。同时我市积极申报高速公路收费生活区光伏供电建设项目,推动新能源出租汽车专用充换电站建设,实施养护站电能供暖改造。我市局规划、设计公路路线以《鄂尔多斯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及《鄂尔多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前提,充分合理利用地形,控制路基填挖高度,尽量采用较高的平、纵面线形指标,在养护工程设计过程中,铣刨废料用于填筑路基或其他再生方式使用,以减少投资和资源利用规模。
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1.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尚未成熟
准确统计监测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情况是制定减排目标、评估有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前提,能够为优化公路交通运输规划、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应全面建立,到2030年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能源转型重点区域,更应该对交通领域各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据推算,鄂尔多斯公路交通碳排放以私家车、公路货运为主,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能掌握的数据来自部分入统营运企业,数据代表性较低。
2.交通技术研究与推广尚需进一步深化
开展公路交通节能低碳研究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一方面通过研究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运输企业投资效益和竞争能力。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引导交通运输企业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技术,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我市暂无入选项目且鲜有入选其他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等绿色低碳交通领域的技术、项目。
三、结论及建议
公路交通是城市经济的动脉,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从空间作用的角度来看,公路交通将城市空间中的各个区域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人员和物资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高效流动,公路交通的布局也会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为城市的空间拓展提供了方向和可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公路交通就扮演着重要角色,路衍经济带来的人口、物资和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具体而言,在双碳背景下助力鄂尔多斯市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还需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规划先行引领可持续
抢抓即将开始的“十五五”规划编制乃至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发展布局,统筹部署重点任务,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要充分考虑公路交通与土地利用、文物保护、装备更新、群众出行的相互关系,做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选线决策,不断完善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
2.科技创新助力试点项目
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在做好顶层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分布式光伏、风电互补工程试点示范,开展一批发电、储能、充电一体化的“多站融合”项目,做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等工作,鼓励智慧化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同时做好试点成果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解决方案,多渠道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3.交能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交通、发改、工信、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全过程的交能融合支持政策,明确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提出项目备案审批流程、电网接入政策和运行管理要求,在土地、资金、消纳指标、电网接入、上网电价等方面明确保障支持政策,构建涵盖关键设备、建设施工、管理养护等领域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规范联动机制,鼓励成熟适用的创新成果及时标准转化。1(王浩)
责任编辑:kj005
近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军贸市场呈现出升温态势受国际冲突以及未来大阅兵等因素影响,军工方向出现异动上涨,短线资金活跃,板块技术面突破阶段性新高,后市有望...
7月13日,SNH48 Group青春盛典第二阶段入围名单揭晓,广州GNZ48以13人冲进TOP48,创造上佳战绩难道粉丝群会说“睇好GNZ,撑广府...
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选择一家靠谱的交易商至关重要作为拥有超10年历史的全球在线交易顶尖品牌,富拓外汇早已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富拓外汇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它超全的产...
空间,是情感的容器XIIF禧梵高端定制 家装实景 休闲区设计,是感性的表达光,是空间最温柔的语言XIIF禧梵高端定制 家装实景 卧室流动的空间,自由的灵魂一堵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