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高新肿瘤医院成功为一名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该手术有效缓解了患者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顽固性腹水及少尿危象,标志着医院在复杂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据悉,此为自贡高新肿瘤医院首例针对此类复杂病情的TIPS手术。
患者溪先生(化名,53岁)诊断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门静脉高压。在两个月内接受两次精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提示肿瘤控制良好。然而,患者因严重门静脉高压继发的顽固性腹水持续存在,自然排尿艰难(<500ml/d),明显腹胀。严重影响进食及日常活动。虽然经过充分利尿等综合治理,但症状未能缓解。
迎难而上,挑战禁忌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罗小平教授团队经过深入的多学科讨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门静脉主干被癌栓广泛侵占是TIPS手术的相对禁忌症,因其会显著增加技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如支架血栓、肿瘤扩散、肝衰竭)。然而,鉴于患者顽固性腹水及少尿危象已严重危及生命,且对标准内科治疗无效,同时前期TACE治疗已使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团队评估认为手术干预的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该手术方案包含了在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以降低门脉压力,以及术中常规栓塞胃冠状静脉以预防术后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关键步骤。
“雷区拆弹”,贴近极限
手术由罗小平教授独立主刀,面临巨大挑战:门静脉主干被癌栓侵占导致门静脉内安全穿刺靶区显著受限;同时,肝内肿瘤组织及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形成的异常血管团,使得操作路径异常复杂,目标辨识与精准操作难度极高。罗小平教授凭借其深耕介入领域33年的丰富经验和处理超过八千例疑难手术的精湛技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进行手术。其操作如同在雷区进行毫米级的“拆弹”作业,小心翼翼地避开肿瘤和癌栓危险区域,最终成功打通并建立了有效的血管分流通道。
罗小平教授在术后坦言:“在如此复杂的病例中实施TIPS,每一步操作都关乎患者生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肝衰竭、致命性大出血等灾难性后果。这对施术者的解剖结构理解深度、实时影像解读能力以及操作精准度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术后患者在感谢信中说道:“如今我已重新找回了对健康和对生活的信心......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超越个案:为终末期肝病治疗提供新选项
本次手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成功挽救了一位生命垂危的复杂疾病患者,更在于其重要的临床示范价值。它证明了在严格筛选、肿瘤控制良好且经过多学科充分评估的情况下,TIPS可以作为晚期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致命性并发症系统性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技术选项之一,为处于疾病终末阶段的肝病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