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格县彝族火把节已于7月15日正式开幕,本次活动以“火舞七月 燃情普格”为主题,通过取火仪式、非遗展演、民俗竞技、文旅消费四大维度,把普格作为“火把圣地•阿都故里•温泉圣地”的千年文脉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动场景,吸引着四海宾朋共赴这场人文盛宴。
一、文化溯源:千年圣火赓续民族根脉
7月15日,在彝族典籍记载的取火圣地——日都迪萨取火洞,毕摩吟诵古老经文,彝人以燧石取火的方式点燃2025年火把节“第一缕圣火”。当无人机将象征着希望与祝福的火种运送至火把广场的舞台中央,现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传统取火仪典与现代科技在此刻完美交融,创新呈现彝族火崇拜精神图腾。
暮色降临,开幕式文艺汇演在沈学风演唱的《大山》,以及妞妞合唱团带来的《玉盘》等节目中推向高潮。舞者们旋转的裙裾如燃烧的火焰,歌手们高亢的嗓音穿透云霄,将彝族的勇毅豪情熔铸于舞台,让观众们沉浸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
二、民俗全景:非遗基因焕发时代活力
连续三日的普格火把广场,成为流动的民族文化博物馆:
千名彝家女子身着七彩百褶裙,手持金黄伞盖,上演国家级非遗“朵乐荷”,银饰叮当声与歌声交织,宛如一幅会呼吸的民俗画卷。
斗牛赛上,精选的壮硕黄牛角力相搏,尘土飞扬中尽显力量之美,彰显了彝族崇尚自然的生态智慧,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将比赛推向白热化。
最炽热的篇章当属7月16日晚的火把狂欢夜。上万支火把同时点燃,将广场铺成一片跃动的光海。游客与彝族同胞手挽手围成同心圆,在达体舞的旋律中踏歌旋转,每个参与者都成为非遗传承的“活态火种”,火光映照处,民族文化认同感如燎原之火般升腾。
火把节期间,普格还以多点联动模式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
篮球场上的“阿嫫妮惹”杯彝族选美决赛深度诠释民族美学标准,16名选手通过服饰展示、自我介绍、才艺表演等环节,传递“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古老训喻。
螺髻山的赛马道上,骑手们策马扬鞭,风声与观众的欢呼声共同谱写速度与激情的交响曲。
还有古典式与自由式摔跤也在螺髻山火把场和西洛火把场轮番上演,选手们每一次抱摔都引来阵阵喝彩,凸显地域民俗多样性。
三、文旅创新:多元场景激活乡村动能
红军树村将红色文化融入火把庆典,游客通过斗羊斗鸡赛事,以及参观红军历史文化遗迹等体验活动,同步感受民俗风情与革命历史。
螺髻山景区借势打造了“云端火把节”的浪漫场景,篝火音乐节、星空露营吸引不少年轻客群,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夏日休闲图景。
本届火把节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普格县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当熊熊火把照亮夜空,当古老歌谣与现代旋律共鸣,普格正以火为媒,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民族风情,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写下鲜活注脚。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