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赴国网泰州供电公司行知变电站实践

南京工程学院学子赴国网泰州供电公司行知变电站实践
2025-07-18 13:48:14 来源:看点时报

铄石流金,暑意蒸腾。来自南京工程学院“能聚未来”暑期实践小队的8名学子,怀揣着对专业知识的热忱与对家乡发展的关心,在陈健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国网泰州公司500千伏行知变电站,开启了一场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设备与产业的实践之旅。他们期待通过深入本土核心电力设施,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触摸专业温度,感受家乡电力事业的发展脉动。

实践课题开始前,分队成员们首先于会议室接受了一系列简单的培训——在陈健老师的讲解下,他们了解到:安全是电力行业的核心。每条规程都源于实践教训,从绝缘用具使用到高压区防护,从操作流程到应急处置,都直接关系人身安全与电网稳定,体现着行业对生命和责任的重视。经过对电气典型工作票的简单学后,他们更加了解了国网运检维护的有关规范:工作票明确作业范围、安全措施和责任分工,是保障作业有序的关键,而电网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这样细致的流程管理。这正彰显着行业的严谨与专业。

此后,来自行知变电站的乔哲宇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了他的工作单位——据了解,江苏泰州500千伏行知变电站位于姜堰区张甸镇三彭村,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泰州首座配有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的500千伏变电站。现场采取“人工巡查+监控”双线模式,值班员可实时掌握设备数据状态,以科技手段赋能变电站运行管理,精细保障站内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在乔哲宇老师带领下,同学们开始有序参观变电站及其中的各类设备。负责人先是整体介绍了变电站的功能:作为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行知变电站承担着周边区域的电力输送与调配任务。随后,大家依次参观了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各种核心电气设备。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各设备的工作原理——主变压器如何实现高、低压电的转换,断路器在电路故障时如何快速切断电流以保护系统,隔离开关如何在检修时形成明显断开点保障安全,互感器如何将高电压、大电流转换为便于测量和保护的低电压、小电流…同学们认真聆听,虚心发问,切实的参观使他们对书本上的设备有了直观且深入的认识。

当日下午,同学们观摩了变电站检修电容器前的倒闸操作——倒闸操作是电力系统中确保检修工作安全进行的关键步骤,由经验丰富的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票执行。操作人员首先核对了操作任务和设备编号,随后依次进行断开电容器开关、拉开相关隔离开关、验电、装设接地线等操作。每一步操作都规范有序,操作人员之间还进行着清晰的口令复诵,以确保操作准确无误。负责人在旁同步讲解:倒闸操作的目的是将电容器从运行状态转为检修状态,通过一系列操作切断其与带电系统的连接,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突然来电造成危险。同学们距离观察,对电力操作的严谨和规范有了切身体会。

行程接尾声时,变电站领导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刻交流。领导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表示肯定,并给予了亲切而欣慰的问候。他指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和电力保障,需要一代代电力人秉持严谨、负责、创新的职业精神,坚守岗位。他对同学们寄予厚望——通过此次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刻理解电力行业的责任与使命。在未来的学中更加专注专业知识,锤炼实践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和担当精神,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不拘泥于本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学其他专业的知识,为未来投入电力行业及其赋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次日,同学们走进变电站主控室区,开启对前沿技术的探索之旅。在设备态势感知层面,乔哲宇老师指着监控大屏讲解:系统通过先进传感技术与数据分析算法,对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进行全时监测。“就像变压器,以前靠定期检修,现在系统能捕捉到绕组温度细异常、油色谱数据波动,提前预判故障。”乔哲宇老师悉心讲述。该模式推动了运维模式从 “定期检修” 向 “状态检修” 的转变,而全站智能辅助系统也让同学们开了眼界——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显示温湿度、雾浓度,安防摄像头联动报警,设备协同控制能根据负荷自动调节,构建起变电站智能运行的完整生态。

此外,虚拟电厂的讲解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它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可控负荷,接入智能监控系统,从而参与电网调控。比如居民区的分布式光伏、企业的储能设备,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系统整合,为电力系统灵活运行与能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新路径,同学们也由此看到了智能监控系统在能源聚合管理中的巨大拓展潜力。

随后,国家电网专家赵泺围绕智能集成站设备监控系统 ,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前沿分享。在智能电网融合应用上,赵老师指着模拟大屏阐释:大数据、AI、物联网深度嵌入系统后,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电网调度,能精准匹配新能源消纳需求。譬如同学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风光电接入,系统能预判出力波动,自动调整储能充放;借助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管理,把每个设备的 “健康档案” 实时映射到虚拟模型,提前预警故障、降低运维成本,这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技术融合的力量。

谈及技术发展前景时,赵老师指出:系统正朝着 “更智能、更协同”的方向演进。基于数字孪生构建的变电站虚拟模型,既能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映射,更能实现运维人员在监控室的远程精准调控;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加速,智能监控系统未来要承担更多运维决策任务,从 “数据采集者” 变成 “智能指挥官”。结合双碳目标,赵老师切实分析了系统面临的挑战 ——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对监测精度、响应速度要求更高,倒逼传统系统迭代升级。此外,专家还分享了创新案例:新型储能与监控系统联动,毫秒级响应抑新能源波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系统统筹多能流调控…这些都助推了电网的绿色转型。

在进行互动交流时,同学们联系实践内容后,不禁产生了疑问:“智能监控系统如何衡数据安全与共享效率?” 赵老师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从系统的安全加密架构,到数据传输的隔离机制…同学们对系统背后的安全逻辑有了更深理解。这番讲解,让同学们清晰看到智能集成站设备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变革中的核心价值,也明确了深耕智能运维、数据融合方向的学目标。而本次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跳脱出更侧重于理论的课堂内容,真切触摸到了家乡产业建设的轨迹与电力系统发展的脉搏。

从传统设施的基础建设到新式变电站的智能运维,从电力设备的更新迭代到产业向高端升级的跃迁轨迹,他们不仅看到了变电站发展背后体系的成熟与技术实力的积淀,更感受到家乡电力产业破茧成蝶,蔚然成林的向荣场景。在这场观摩技术人员操作、聆听技术人员解析核心技术的体验中,专业知识不再是抽象的公式与概念,而是化作可被具体感知的应用场景。历经此行,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行业价值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这份理解不仅唤醒了他们更强烈的专业认同,更让他们对未来用所学反哺家乡建设的路径有了清晰的构想——电气系统,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石,更是家乡产业升级、社会民生运转之中,支撑起国富民安的一份关键力量。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成都开锁服务公司避雷权威指南:安全无小事

2025-07-18 11:45:29成都开锁服务公司避雷权威指南:安全无小事

25年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哪家好?这三家可以看看

2025-07-18 11:28:5025年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哪家好?这三家可以看看

2025年网站建设公司,国内十大推荐精选

2025-07-18 11:06:062025年网站建设公司,国内十大推荐精选

大金空调售后服务维修官网24小时报修中心

2025-07-18 10:54:39大金空调售后服务维修官网24小时报修中心

大金空调24小时维修售后客服电话

2025-07-18 10:13:50大金空调24小时维修售后客服电话

2025年中国十大医美修复护肤品牌排行榜测评发布:市场一线热销品牌凭实力上榜!

2025-07-18 09:18:542025年中国十大医美修复护肤品牌排行榜测评发布:市场一线热销品牌凭实力上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