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加班熬夜成为常态,奶茶与炸鸡占领餐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未曾察觉,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体内悄然酝酿。
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三个字,不再是中年油腻的专属标签,而是登上中国慢性肝病“头把交椅”,正在吞噬中国数亿青壮年健康的“隐形杀手”。
一、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也称脂肪性肝病,是由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代谢应激等因素引起的,以肝细胞脂肪变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疾病。
脂肪肝主要分两种:“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中以非酒精性肝病最常见。
1.“酒精脂肪性肝病”算是脂肪肝界的“直球选手”——喝多了就中招,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5%。酒精性脂肪肝是因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反复脂肪变性、坏死及再生,可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更隐蔽并且高发,在中国患病率约为2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
二种脂肪肝合计患病率约为26%,相当于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脂肪肝患者。今天我们重点要讲是从“富贵病”到“国民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真相
1.患病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影响了25%的世界人口,其中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34%。
根据Global Burden of Disease(全球疾病负担,简称GBD)的数据,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到了2021年已飙升至21.36%,患病人数达3亿。
2.性别与职业特点:男性患病率(34.8%)是女性(23.5%)的1.5倍,IT从业者、销售人员等久坐人群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
3.不是胖人专利:全球约四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并不属于肥胖群体,甚至还有近两成是偏瘦人群。在中国,非肥胖人群的患病率也接近四分之一。
4.年轻化趋势:根据GBD数据,2011年至2021年间,中国20—24岁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增幅为18.34%,在所有年龄段中增速最快,远高于全人群6.09%的增速水平。
5.代谢危机:脂肪肝的本质是全身性疾病,肝脏作为代谢中枢,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过度堆积,引发炎症和纤维化。
三、危害:从肝脏损伤到全身性危机
1.肝脏内部损害
约有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这是NAFLD的严重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损伤、肝炎和(或)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
四部曲进程: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2.影响远不止肝脏
心血管病:超半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共病风险。血管中堆积的粥样斑块不仅会影响大脑供血,还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高血压、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共病率也超过四成,甚至有超过一成的患者面临脑卒中的风险。
癌症风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可能增加肝外的恶性肿瘤患病风险。其中,甲状腺癌的风险最高,是常人的2.63倍。此外,食管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也较高。
四、片仔癀的全方位护肝体系
1.抗酒精性脂肪肝:解酒护肝的“黄金搭档”
快速代谢酒精:临床试验显示,片仔癀可明显降低血液中乙醇浓度,低、中、高剂量片仔癀降低血中乙醇浓度的效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故认为片仔癀有促进乙醇代谢的作用。发表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第31卷
促进肝细胞再生:英国皇家生物学院院士姚大卫,项目研究发现片仔癀能明显保肝降酶、减轻酒精或有毒物质对肝的损伤,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证实片仔癀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Pien Tze Huang Protects the Liver against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Damage》 发表于:Pharmacology&Toxicology2002年第4期第91卷 作者:Kenneth Ka Ho Lee, W H Kwong,Footim Chau,David T Yew
2.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肠道菌群和血脂的“指挥家”
调节菌群缓解NASH: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研究证实,片仔癀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屏障,改变肠道代谢物的功能,从而通过肠-肝轴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发生和进展。
《Engineering》题为“Pien Tze Huang Protects Against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Modulat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Mice”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曾宪一、张翔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于君教授为通讯作者。
降低血脂改善肝功:片仔癀能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地降低AST、ALT、γ-GT。片仔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肝的肝功能,降低血脂,其机制可能是通过 FXR-SHP-SREBP-1c通路调节血脂起作用。
《片仔癀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发表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8月第15期第21卷 作者:邓绿雨,李风华,季光等
3.为什么是片仔癀?
始于宫廷,兴于济世
明嘉靖年间,一位宫廷御医因不满权贵乱政,携秘方出逃至福建漳州璞山岩寺,削发为僧。他将宫廷御用秘方精制成药锭,施药济世。因药效奇绝,“切片服用,一片退癀”(“癀”为闽南语,指热毒肿痛),民间遂称其为“片仔癀”。
名贵配伍,匠心独运
片仔癀的配方至今受国家绝密保护,仅公开四味核心药材:天然麝香、天然牛黄、三七、蛇胆。其中,麝香取自成年雄麝,需经国家严格配额审批;牛黄为天然胆结石,素有“药中黄金”之称。四味药材相辅相成,以古法炮制,终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疗愈圣品。
保肝护肝,解毒先锋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片仔癀中的牛黄、蛇胆具有显著的解毒保肝作用。《中成药研究》论文指出,片仔癀可加速肝细胞修复,降低酒精、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尤其适合熬夜、应酬频繁的人群。
御药传世,健康无价
五百年时光流转,片仔癀从宫廷秘方蜕变为我们的健康伴侣。它不仅是中医药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生活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用东方养生的从容之道,守护生命的质量与尊严。
五、科学使用指南
1.片仔癀用法用量参考
2.片仔癀切分方法
⭐打开铝塑包装后使用片仔癀如意切割器切碎,再平均分成五等份。
⭐在不打开铝塑包装的情况下,用铁锤、刀背、研钵等将片仔癀粉碎后均分成五等份。
⭐使用咖啡豆研磨机,将片仔癀研成粉末,再平均分成五等份。
3.增效组合拳
饮食处方:
▶控糖限脂:合理控制热量的摄入量,每日添加糖摄入<25g,饱和脂肪<总热量10%。
▶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促进肠道蠕动。每日摄入如燕麦、西兰花等蔬菜,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
运动处方:
▶有氧训练: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结合2次抗阻训练,减重5%-7%可逆转早期脂肪肝。
▶HIIT模式:高强度间歇训练(如跳绳冲刺)可提升脂肪氧化效率,缩短疗程周期。
结语:
脂肪肝从来不是"亚健康"的代名词,而是悬在当代人头顶的一把健康利刃。当我们习惯了用外卖续命、用熬夜燃烧生命时,肝脏正在无声抗议——从单纯脂肪堆积到炎症纤维化,再到肝癌的"四部曲",每一步都在提醒我们:健康经不起透支。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对"肝脏保卫战"并非束手无策。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运动习惯,常备片仔癀,从今天开始,把护肝行动融入生活每一刻。
健康之路,始于当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