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当氟化石墨烯涂料研发项目启动时,团队面临的是近乎空白的起点。海洋环境的高盐、高湿、强腐蚀性特质,对防护技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我们当时连石墨烯氟化的核心技术都尚未完全掌握,缺乏现成的数据和经验支持,每次调整参数都像在抹黑走路。”团队创始人梁欣悦坦言起步阶段的窘迫,“但正是这种‘从零开始’的压力,却成为我们快速学习的强大驱动力。”
石墨烯的高导电性会加速涂层电化学腐蚀,团聚现象又会导致防护性能下降 —— 这两大行业公认的难题,成了团队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关卡。经历数百次实验失败,团队没有气馁,在跨学科协作中找到了突破口。该团队打破材料、化学等专业壁垒,合力攻坚逐渐掌握了石墨烯氟化的温度控制、反应速率优化等核心技术。“最大的收获并非单一技术,”团队联合创始人潘玉尧深有感触,“而是整个团队在不确定性中淬炼出的韧性与协作精神,每个人都实现了专业能力的跨越。”
2024年,该团队迎来决定性突破。他们创新性地将负载微纳米容器的填料加入氟化石墨烯涂层体系,成功研发出多功能高耐蚀含氟环氧涂料。这种涂层不仅具备卓越的防腐性能(耐中性盐雾时间高达6000 小时),更集成了隐身、自修复、自清洁等先进功能。“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团队研发成员兴奋的表示,“我们的功能性高耐蚀含氟环氧涂料将显著提升船舶及海洋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服役寿命,降低腐蚀风险与维护成本,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如今,这支从四川轻化工大学走出的团队已蜕变成一支成果斐然的创新力量。该团队同步推进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先后申请多项核心专利、发表数篇相关论文。产品经中国民航局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检测,证实产品优异的耐蚀性能。同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四川永祥能源有限公司防腐绝热工程项目、中海油南海西部(湛江)海上平台防腐项目、中海油南海西部(海口)海上平台防腐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产品防腐效果显著,为客户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更换频率,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收获了客户一致的好评。
“这段经历深刻印证,创新绝非闭门造车。”项目负责人梁欣悦总结道,“它需要敢闯‘无人区’的胆识,更需要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强大执行力。我们团队的金句是:’我们并非天才,只是坚持得更久一些。展望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挑战更深海、更严苛的防腐难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