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应对之策,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职途“点灯”社会实践小分队6月29日至6月30日先后走访湖北道普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应城景弘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深度交流,聆听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关于人才选育理念的碰撞,为破解“慢就业”难题寻求启示。
道普篇:重积淀,论实力之“道”
座谈启思,论就业之“道”:首站道普公司,座谈伊始,HR便抛出核心之问:“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围绕“人生是持续学习过程”的共识,讨论聚焦40岁以上产线员工招聘难、研发岗位学历与经验如何平衡等现实课题。道普人力资源负责人王经理强调职场中,相较学历,务实心态、责任担当与积极态度更为可贵。他们向大学生传递“多看、多听、多请教,实力为先”的成长箴言,为学子们廓清就业认知迷雾,种下思辨种子。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道普公司座谈照片。李惠柔供图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道普公司座谈照片。黄钰涵供图
展厅教学,析岗位之“普”:座谈后移步展厅。道普员工以鲜活案例为引,详解企业业务与岗位需求。从产品特性到技能适配,将抽象理论具象化,让大学生直观感知企业对人才“知识+实践”能力的殷切期待。展厅所见,生动印证了座谈中“在实际职场中沉淀成长”的观点,助力学生找准个人发展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点。
景弘篇:明适配,悟成长之“序”
厂区走访,探水务之“责”:为了更进一步探究,职途“点灯”社会实践小分队转赴应城景弘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在景弘人力资源陈经理的带领下,大家实地参观水处理设施,了解工艺流程与岗位分工,切身感受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高要求。实地感受一线工作场景,深刻理解了企业“将不适合者筛选出去”的用人逻辑,认识到岗位适配需经实践体验,为“慢就业”中的职业探索提供具象参照。
中控学习,悟成长之“序”:置身中控室,景弘人力资源陈经理聚焦“大学期间提升技能,方能拓宽选择”展开分享。针对大学生在考研、考公、就业等职业方向上的迷茫,强调沟通表达、文字功底、执行力等软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入职一年左右考核调薪”的机制,景弘阐释了对人才“成长有序、能力适配”的期待,引导学生思考在“慢就业”阶段如何把握自我沉淀与职场融入的节奏。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道普公司座谈照片。吴子婧供图
图为小分队成员在道普公司座谈照片。邓昌露供图
此次探访,湖北道普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应城景弘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从不同行业视角,为解读“慢就业”现象提供了多维思路。道普重实力积淀与务实心态,景弘强调适配有序与技能先行,其用人观虽有侧重,却共同指向人才锻炼三有三实的本质要求。职途“点灯”社会实践小分队以此次企业调研为基础,将持续深化对“慢就业”成因与对策的探究,助力更多大学生拨开择业迷雾,点亮职场前行的灯塔,实现从审慎思辨到笃定前行的跨越。( 黄钰涵 吴子婧 刘紫轩 李惠柔)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