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筑梦,科技赋能水环境治理
2024年伊始“灵波卫士”团队由金融科技、飞行控制、人工智能等专业学生组成,锚定水质检测智能化痛点,开启智能无人船研发征程。团队融合高精度多参数传感器与自主导航系统,攻克全方面感知盲区技术瓶颈,通过自动驾驶算法实现灵活避障与最优路径规划,同步开发地面操作系统,实现8项水质参数95%精准同步检测,以“AI+大数据”算法为水域监测注入科技动能。
产学研融合,技术攻坚见真章
为突破技术壁垒,团队赴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深造,在专家指导下优化船体结构与传感器集成方案。返校后于龙马湖开展实地测试,成员们身着救生衣调试设备,实时记录无人船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航行数据与检测精度,针对浊度、溶解氧等指标反复校准算法模型。“当看到无人船按预设航线完成全流域覆盖,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时,所有熬夜调试的辛苦都值得。”团队负责人回忆道。
竞赛砺剑,成果转化显成效
团队携项目先后征战“挑战杯”“三创赛”等赛事,以“智能检测+云端分析+自动报告”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斩获佳绩。目前,一项专利加五项软著已进入申请阶段,包括多传感器协同检测技术、自适应避障算法等。在龙马湖实践中,无人船完成500亩水域的常态化监测,数据准确率较传统人工检测提升3倍,为流域治理提供了高效化、智能化的技术范本。
青春力行,守护绿水青山在路上
“科技不仅是实验室里的代码,更应成为守护生态的利器。”团队深入沿岸社区与周边河湖通过模拟无人船操作、生成水质数据可视化报告30余份。据统计,项目已为3个县级水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协助完成河道污染源溯源20余次。下一步,团队计划拓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场景,让“灵波卫士”的科技之光点亮更多水域。
“灵波卫士”项目以“技术研发-实践验证-社会服务”的闭环模式,推动智能水质检测从实验室走向真实水域。团队在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技术攻坚中,完成船体结构12次迭代与传感器算法23轮校准,最终实现龙马湖检测精度覆盖,数据采集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00%。在服务地方治理中,项目为3个县级水务部门建立智能监测档案,协助完成30余次污染源快速溯源。无人船部署鱼塘、水库监测,联动养殖设备实现增产,同步整治农村水环境污染;聚焦水源盐度污染预警,输出生态化养殖策略,助推农业绿色转型。预计通过技术下沉,可助力渔民增收20%-35%,真正实现“科技治污”与“产业富民”的同频共振。以上实践的答卷不仅证明了青年团队的技术攻坚能力,更开创了“高校研发-政府应用-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新范式。
以青春之智破解环境难题,用创新之力守护碧水安澜。“灵波卫士”团队以跨界融合的勇气、扎根实践的坚守,为水质检测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青年方案,让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的愿景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