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1 日,由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大友普洱茶联合举办的 “中华茶香连四海 茶路绵长贯五洲”2025国际茶日易武品茗游学荟,在茶马古道起点、普洱茶重要产区易武镇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汇聚全球茶界大咖,以及国内外茶人代表逾百位嘉宾,共探普洱茶文化传承路径,共商产业振兴发展蓝图,共拓国际市场合作新局。
漫步麻黑古茶园,对话千年茶文明
嘉宾们体验了茶马古道徒步,穿越麻黑古茶园。这片海拔 1400 米的古茶园,是明清时期 “瑞贡天朝” 普洱茶的核心产区,至今仍保持着 “林茶共生” 的原始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普洱茶的发源地,更是中华文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共话茶与未来,共谋国际新局
在《开创普洱茶新海外之路》交流会上,以茶为媒,凝聚发展共识,来自各界的嘉宾分别分享了普洱茶开拓海外之路的看法。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盛玉泊、易武镇镇长卢军、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王曼源、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曼龙、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唐杰、西双版纳勐海安凤茗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坤福、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亚历山德罗·贝吉尼 (Alessandro Beghini)先生、中国台湾普洱茶协会秘书长廖竑堉、易武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刘珊、凤凰窝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静、中国台湾大友博物馆馆长廖义荣,以及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台湾普洱茶文化协会、中国台湾宜兴紫砂协会的代表们,双江冰岛村委会周书记,班章村委会李书记,媒体代表,莅临出席本次活动。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盛玉泊在现场交流中指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应以品质为基础,品牌为载体,品饮为方式,向全球进行推广普及。中茶云南致力于进行精细化全流程管理,以标准化技术严控产品品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安全、健康产品的研发,制定年份茶标准,以此促进年份茶市场的健康发展。盛总强调,普洱茶的发展,不仅仅是喝到一杯干净健康的茶,更要传播茶文化,把中国传统茶文化传向世界。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曼龙先生分享说,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创办23年来以来,一直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让世界了解中国茶,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王会长表示,众人拾材火焰高,与中茶及各界人士一同致力于中国茶向全世界品饮普及与中国茶文化推广,茶无国界,文化也无国界。让全球人民都能体会到一杯有温度的中国茶,让中国茶在世界有更高的维度,茶和天下,美美与共,中国茶,世界品!
中国台湾大友博物馆馆长廖义荣先生以普洱茶品牌发展和中茶在中国茶走向世界的重要性作用为主题,分享了创立品牌的经验和对普洱茶推广的见解,强调中茶的历史地位和对普洱茶发展的贡献,并表示对中茶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充满信心。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王曼源先生,以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之路为核心,向嘉宾分享了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以及海外各国推广茶文化的事迹,他指出,茶人品茶需要考虑的三个接受标准:口感适合、身体适应和合理的价格,并向大家分享了三个标准所衍生出的深刻体会。他对中国茶在海外推广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并表达了希望中国茶文化继续传遍世界的愿景。
西双版纳勐海安凤茗源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坤福先生、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唐杰先生、中国台湾普洱茶协会秘书长廖竑堉先生、易武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刘珊女士和凤凰窝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静女士,分别从普洱茶的收藏价值,普洱茶仓储、原料以及普洱茶推广等方面分别对普洱茶海外发展提出了独特见解。
5月22日,应易武镇镇长卢军的邀请,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参观了易武老街和茶马古道的起源地,并参观易武普洱茶文化博物馆。易武普洱茶文化博物馆馆长刀易学向协会代表详细讲解了茶马古道历史起源,易武古商号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易武镇围绕“历史文化立镇,特色旅游活镇、茶畜农产富镇、依法固边治镇”的思路,通过对历史、人文、生态、产业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利用,以文化促产业发展,促茶山振兴。易武古茶山正走过历史的沧桑,带着崭新的希望,在世人的关注下重新启程。新世纪的易武古镇,以曾经的辉煌为荣耀,以未来的再次腾飞为目标,为中华民族文化在全世界的光大贡献力量!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走访了副会长林木强(龙马同庆号)、副会长陈卫东(易武天普茶业)、董事余大海(余氏三合号)等当地的普洱茶企业。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