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粽子飘香,但对于糖友而言,这份“甜蜜”却暗藏挑战。传统粽子以糯米为主料,升糖指数(GI)高,加之豆沙、蜜枣等馅料,极易引发血糖波动。如何在享受节日美食的同时守护健康?今天就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一、粽叶飘香时,甜蜜需警惕
粽子一般都是糯米制成的,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与普通大米相比,糯米的淀粉结构更加紧密,分解速度更快,吃粽子后血糖会迅速上升,其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就像一场“糖分的狂欢”。
除了糯米本身,粽子中还可能添加一些糖分、油脂等配料,如红枣、豆沙、五花肉等。这些配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会进一步提高粽子的升糖指数,特别是甜粽和咸粽中的糖分和油脂含量更高,对血糖的影响也更大。很多糖友的胰岛功能已经衰退,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有足够的胰岛素降低这些快速吸收的葡萄糖,血糖的波动就会更加剧烈。
二、粽子这么吃,健康不打烊
对于糖友来说,粽子也并非完全不能食用。面对粽子的升糖挑战,可以通过对自身血糖的评估、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药物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1、血糖控制情况:如果血糖控制情况良好,可以适量食用粽子。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或者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友,则需要避免食用粽子。
2、适量食用:在食用粽子时应控制食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热量。建议每次食用粽子不超过一个。吃粽子时尽量慢一些,细嚼慢咽,吃得越快,餐后血糖会升得越高。
3、选择低糖品种:在购买粽子时,可以选择低糖、低脂的品种。如使用糙米、黑米等替代糯米,或者采用低糖、无糖馅料,这些粽子相对更健康,对血糖的影响也较小。
4、搭配食用:在食用粽子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降低粽子的升糖指数。
三、安心过端午,稳糖有“智优”
吃粽子前后要监测血糖变化,糖友们可以通过强生稳捷智优血糖仪(以下简称:智优血糖仪)快速获取可靠数据,查看血糖是否满足以下几点:
空腹血糖(餐前):4.4-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保持较为稳定,未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
智优血糖仪采用英国进口稳悦试纸,每片试纸含黄金与钯金电极层,导电性及抗干扰能力远超普通试纸,配合“稳灵”技术,可在5秒内对血样进行500次校准,排除胆固醇、尿酸等干扰物影响,确保测量结果与医院静脉血检测基本一致,准确率高达99.3%。经国际权威机构德凯认证,其精准度符合国际更加严格的ISO15197:2013标准,并获得全球知名的专业检测认证机构(德凯)认证。
为了方便糖友操作,智优血糖仪采用一键弹出设计,无需调码,即插即测,双面虹吸可以左右手轮换操作;每次采血仅需0.4微升,约5秒左右数值以大字体出现在彩色大屏上,老人也能看得清;更有独特的彩易安色彩识别技术,以蓝绿红三色标注血糖状态(偏低/正常/偏高),读数一目了然。
粽子的升糖效果因人而异,受代谢率、进食速度等因素影响。在使用智优血糖仪时,可以搭配“稳糖社区 稳捷血糖仪”公众号中的“升糖大揭秘”板块,记录血糖数据并生成个性化分析报告。例如,糖友在食用粽子前及餐后2小时各测一次血糖,系统将自动比对数据,生成专属“升糖指数”,直观显示该食物对自身的影响。
粽叶飘香时,健康不打烊。这个端午节,科学适当地食用粽子、用强生稳捷智优血糖仪精准测糖,并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用药或者增加运动量,糖友们也能实现“美食与健康兼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