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辖区居民文化素养,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5月8日上午,曙光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开展“春韵曙光启新程”曙光传统文化大课堂之书法课(第五节)。
本次课程邢廷火老师运用理论联系实践,使学员们在学、思、练中提升渐悟。邢老师强调,汉字书法的“两平者左右宜均”法则深刻诠释了视觉平衡的精髓,尤其在左右结构的字形中,需通过动态调节实现力学与美学的统一。以“耕”“般”“雖”为例,“耕”字左侧“耒”部以横画左展构建底座,右侧“井”部则以竖画挺拔呼应,二者通过留白分布的巧妙控制,形成虚实相生之态;“般”字,既遵循“左收右放、上紧下松”的结字规律,又在运笔中体现“藏露结合、提按分明”的精髓;而“雖”字左“虫”部压缩至三分之一宽度,右“隹”部则借助撇捺的穿插延展,使重心在错落中归于稳定。
若说左右结构的平衡是横向维度的智慧博弈,那么纵向的中轴定势便成为统摄全局的核心。邢老师指出对于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三合者中间务正”法则凸显了中轴控制的结构核心价值。正如“微”字中部“山”部压缩变窄;“谢”字“身”部中竖,以渐进法优先完成中轴部件,再令左右部件呈拱卫之势。左部“讠”旁点画内收,右部“寸”部横画外拓,通过角度变化形成向心力;“樹”字“壴”部竖画挺立而锚定全局,既避免臃肿又强化稳定感。邢老师指出,这种平衡是依托主笔定位与部件比例的协同,学员们在进阶训练时可以强调笔画疏密对视觉重量的调节,这正是二十一法“尚法而不失韵”的至高境界。
活动室里,有的正握着毛笔,小心翼翼地在自己的宣纸上临摹;有的则抬起头,追随着邢老师的每一句重点,生怕错过细节。邢老师不时地点评几位学员的作品,或是走到某位学员身边,轻轻握住对方的手,调整握笔的姿势。当邢老师示范时,将每个字拆解为基本笔画,从局部入手,帮助学员们掌握整个字的书写要领。随着五节课的深入练习,学员们的字体愈发沉稳有力,大家通过不断改进,突破了各自的薄弱点,为书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程最后,邢老师为曙光提笔书写“和谐曙光”,表达了对曙光街道的美好祝愿,祝福曙光如初升的太阳,带来光明与希望,引领辖区走向更加和谐、繁荣的未来。
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正是因为有恢弘浩瀚的文化载体浸润其中。汉字铭刻着百家争鸣的思想,承载着兼而有之的大国气象。曙光街道将持续深化文化品牌建设,以文化赋能助力地区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时代活力,共同谱写曙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曙光街道市民活动中心
2025年5月8日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