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废弃食用油(UCO)市场正经历内外交困的价格倒挂局面,市场信心持续松动,价格下行趋势愈发明显。随着出口需求减弱、国际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库存压力攀升,UCO价格可能进一步探底。
出口市场承压:买方议价主导,低价成交逐现
尽管3月中国UCO出口量环比增长12%至23.8万吨,但最近实际交易价格已明显低于报价。常规UCO的FOB中国供货商报价(ASK)虽维持在950-980美元/吨,但买方出价(BID)已下探至920-950美元/吨,华东区二代工厂交易甚至出现910美元/吨,显示市场议价权正逐步向买方倾斜;据该工厂的消息人士指出,当前报价已触及行业内大部份工厂的盈亏线,原料市场看跌情绪浓厚,UCO出口量进一步减少致使库存量上升,资金、成本等压力迫使供货商需要考虑低价抛售部份原料。
美国需求骤减:政策悬而未决,工厂大规模停产
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UCO的出口困境。由于45Z税收抵补政策迟迟未定,RVO义务量更新可能推迟至下半年,美国生物柴油行业陷入停滞。爱荷华州——美国生物柴油生产重镇——已有半数工厂停产,行业裁员率超过30%。该州可再生能源协会负责人蒙特·肖直言:"工厂现金流完全枯竭,重启时间遥遥无期。"
受此影响,3月中国对美UCO出口量同比锐减37%至4.9万吨。国际物流公司透露,原本驶向洛杉矶的油轮被迫改道鹿特丹或空载返航,显示美国市场需求短期内难有起色。
欧洲需求同步疲软,替代原料价格走低
欧洲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意大利生物柴油工厂开工率持续下滑,加上棕榈油价格下跌,导致关键替代原料PFAD(棕榈油脂肪酸馏出物)的印度尼西亚报价跌至910-920美元/吨,较4月下降12.6%。荷兰大宗商品交易数据显示,欧洲4月UCO采购量环比减少26%,需求萎缩进一步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国内行业加速洗牌,中小厂商被迫转型
在国内,UCO产业链正经历深度调整。华北地区超过30%的中小型加工厂已进入半停产状态,河北某企业表示:"每吨亏损500元,停产比生产更划算。"部分厂商转向地沟油加工以降低成本,华东地区设备改造投入同比增加20%,但转型能否缓解行业困境仍待观察。
后市展望:政策成关键变量,低价或成新常态
市场关注焦点转向美国45Z税收政策及欧盟RED III指令的执行进展。若美国明确PTC补贴标准,可能短期内提振部分产能,但整体需求复苏仍面临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明朗前,企业只能依赖严格的现金流管理和库存周转来维持生存,"低量低利"模式或将成为UCO市场的新常态。
综合来看,在出口需求疲软、国际政策不确定性高企、国内库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UCO价格下行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原料市场或将继续探底。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