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瓷砖,好看是基础,能一直好看,才是硬道理,因此,耐磨性能是很多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瓷砖市场上有一位“高光”选手频频出圈——大角鹿超耐磨瓷砖,被称为“耐磨王者”。但它到底有多“抗造”?今天我们通过一份权威机构出具的耐磨性能测试报告,用数据和实测来还原真相!
什么是瓷砖的“耐磨性”?为什么装修时必须关注?
在深入了解大角鹿瓷砖的耐磨性能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瓷砖的 “耐磨性”。简单来说,耐磨性就是瓷砖抵抗日常物理摩擦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里的地砖会面临各种各样的 “考验”。像高频次的踩踏,拖动家具时产生的摩擦,宠物在地面上奔跑等,这些情况都会对地砖造成损伤。要是瓷砖的耐磨性差,很快就会出现划痕,表面变得暗淡无光,甚至还会掉瓷,这不仅会缩短瓷砖的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影响家居的美观度。
“耐磨性”,指的就是瓷砖抵御这些日常磨损的能力。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采用Taber磨耗仪来测试耐磨程度。这个设备会通过两只砂轮不断旋转摩擦瓷砖表面,模拟现实生活中各种磨损情景。仪器记录磨轮转动圈数,当瓷砖表面依然无明显划痕,就能说明它的耐磨等级。
瓷砖耐磨的 “及格线” 与 “优秀线”:多少圈才算真耐磨?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当磨轮转动达到 2100 圈后,瓷砖表面仍无明显划痕,这款瓷砖就能被评为 4 级耐磨,这也是目前瓷砖耐磨等级中的最高级别。达到这个级别的瓷砖,在家用场景下,就算频繁使用,也能接近十年保持较好的状态;就算是在商场、地铁等高人流区域,也能在数月内保持崭新的外观。
不过,大家要注意,虽然都是 “4 级” 耐磨,但不同品牌的瓷砖可不一样!根据现行标准,只要瓷砖的耐磨度达到 2100 转以上,且表面无可见划痕,就能被评定为耐磨 4 级。这就好比一场满分 100 分的考试,60 分是及格线,不管考 61 分还是 99 分,都叫 “合格”。但实际上,这中间的差距可大着呢!
大角鹿有多耐磨?有数据有真相!
大角鹿瓷砖就属于 “学霸型” 选手。实际测试中,大角鹿瓷砖的耐磨转数超过了 6000 圈,这远远高出了国家标准。
也就是说,大角鹿瓷砖的超耐磨度比普通刚达标的瓷砖耐磨转数高出了 3 倍!所以,可别以为只要是耐磨 4 级的瓷砖,耐磨性能就都一样,很多品牌仅仅是刚达标,而大角鹿则是将耐磨性能发挥到了极致。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与国家陶瓷及水暖卫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随机抽取了大角鹿三大系列瓷砖进行了多维度测试,除了超高的耐磨转数,大角鹿瓷砖在其他方面的性能表现也十分出色。
在吸水率方面,T 系列的吸水率为 0.05%,D 系列的吸水率是 0.07%,H 系列的吸水率为 2.4% ,均远低于标准平均值。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像海绵和石头,海绵吸水性强,质地却比较软,很容易磨损;石头吸水性差,反而更加耐磨。大角鹿瓷砖较低的吸水率,使其内部结构紧密,外界的污渍和水分很难渗进去,进而增强了瓷砖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反映了瓷砖的强度和韧性,强度高、韧性好的瓷砖在受到外力冲击或摩擦时,更不容易出现破裂、剥落等情况。根据权威机构检测报告显示,大角鹿瓷砖的强度和韧性都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重物掉落或者移动家具时,大角鹿瓷砖能够更好地承受外力,减少表面损伤,进一步保障了其耐磨性能。
耐磨实测!见证大角鹿瓷砖的超强耐磨实力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大角鹿瓷砖的超耐磨程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逐渐升级难度的实地测试。
首先,我们先模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频繁的摩擦场景。在一间刚装修完、铺设了大角鹿瓷砖的房屋里,建筑工人每天推着满载装修材料的小推车在地面上来回走动,小推车的车轮与瓷砖表面不断摩擦。经过一周测试,按照正常情况,普通瓷砖表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细小的划痕。然而,测试结束后检查大角鹿瓷砖时,其表面依旧光滑如新,没有任何明显的磨损痕迹。
接下来,我们测试难度升级,模拟尖锐物品的刮擦。我们使用常见的剪刀,以较大的力度在瓷砖表面反复刮擦。在日常生活中,尖锐物品不小心划到瓷砖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于瓷砖的耐磨性能是个不小的考验。要是普通瓷砖,很可能会留下一道道明显的划痕。但大角鹿瓷砖经受住了这样的挑战,仔细观察其表面,几乎看不到钥匙刮擦留下的痕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光泽。
我们还进行了极限测试,模拟极端的外力冲击与磨损。我们选用一把砍猪大骨专用的砍骨刀,把猪大骨放到瓷砖上测试,刀落骨断,肉沫横飞。几番剁砍之后,瓷砖表面没有出现任何痕迹,猪肉留下的油渍简单擦拭之后就完全消失了。
综合各项测试数据与实地测试结果来看,大角鹿瓷砖的耐磨程度远超普通瓷砖。无论是从技术指标,还是实际使用的角度,大角鹿瓷砖都称得上是 “耐磨王者”,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高耐用性的选择。
装修是一项长线投资,地砖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抗造”能力。装修时选择大角鹿瓷砖,意味着您的地面装饰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良好状态,大大减少了更换和维护的成本与麻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