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孩子学习节奏跟不上,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不少家长会将其归咎于孩子 “不努力”。实际上,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成因,草率定性与责备,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通过科学的早期筛查,精准找出潜在症结,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助力孩子重树学习自信,迈向快乐成长之路。
8岁男孩小穆曾让父母操碎了心。课堂上,别的孩子都全神贯注听讲,小穆却一刻也闲不住,一会儿抠橡皮,一会儿摆弄文具,老师提问时,他常常答非所问。写作业更是让家长头痛到极致,一道简单的数学算式,他反复计算多次,还频频出错;一篇不到一百字的作文,能磨蹭两三个小时。父母试过严厉批评,也耐心辅导过,可小穆的学习状况依旧毫无起色,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垫底。
无奈之下,父母带着小穆来到石家庄六一“学习困难”门诊。经过一系列专业评估与检查,发现小穆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原来,小穆并非不努力,而是因大脑神经发育问题,致使他难以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差,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遵照石彦欣主任建议,小穆开始接受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2个月后,小穆的学习状态显著改善,课堂上能专注听讲了,写作业效率大幅提高,脸上也重新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孩子学习困难的表现有哪些?
学习困难的表现形式多样,涵盖多个层面,需要家长和老师悉心观察,才能及时察觉问题。
1.注意力方面
√课堂:易分心走神,常被外界干扰,坐不住,爱做小动作,随意走动。
√作业:写作业频繁分心,磨蹭拖拉,一道题反复读题,效率极低。
√任务:难以专注完成任务,玩游戏或集体活动易半途而废。
2.记忆力方面
√知识:知识遗忘快,背诵困难,常记错漏记,考试易丢分。
√生活:忘带学习用品,记不住日常事务,连基本信息都难记住。
√策略:不会用联想、归纳等方法辅助记忆,知识零散混乱。
3.理解能力方面
√文字:阅读只认字,不懂含义,抓不住重点,做题常出错。
√数学:解应用题困难,不理解数量关系,公式只会死记硬背。
√指令:听错或误解家长、老师指令,执行不到位。
4.语言表达方面
√口语:词汇少,表达卡顿、重复,说话声音小,条理不清。
√书面: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内容空洞,主题不明确。
√互动:听不懂他人意图,交流时易误解,难融入讨论。
5.行为方面
√多动:身体不停动,坐立难安,打扰他人,做事冲动。
√情绪:情绪起伏大,一点事就发脾气,恢复慢,影响学习。
√社交:不懂与人相处,常起冲突,不遵守规则,遭同学孤立。
早筛查早干预,科学提升孩子各项学习技能!
明确病因:一旦发现孩子有学习困难迹象,要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或专业机构做进一步检查诊断,明确导致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个性化干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干预方案。像小穆这类患有ADHD的孩子,可采用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存在学习技能障碍的孩子,可通过专业学习训练,助力他们提升阅读、写作、计算等能力。
家庭支持:家庭在孩子学习和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关爱与支持,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切忌过度批评指责孩子,而应多鼓励、多引导,帮孩子树立学习信心。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和老师的干预工作,携手促进孩子进步。
学校配合:学校和老师也应给予学习困难的孩子更多关注与帮助。课堂上,老师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吸引孩子注意力;课后,为孩子提供适度辅导与支持,帮他们弥补学习短板。此外,学校还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与学习习惯。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当发现学习困难时,别轻易定义 “不努力”。用科学方法筛查、干预,家校医共同努力,定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快乐学习、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