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在河南安阳红旗渠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出席活动并向高校青年代表授旗,郑州大学商学院学生石千里接过象征使命传承的旗帜,标志着以“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为主题的2025年度全国大学生红色实践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向下扎根”是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向上生长”是绽放青春风采的时代宣言。广大青年学子通过“红旅”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把创新实践写进广袤大地,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锤炼本领,在科技报国路上砥砺前行。
军旅淬炼铸就报国初心
作为本次大赛郑州大学“耕薪育农”项目团队核心成员,00后青年石千里的成长轨迹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2021年,石千里考入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后,受退役学长学姐的精神感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激发,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军入伍,服役于武警山东总队东营支队机动中队。在服役期间,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参与多次重大任务,并荣获战备训练嘉奖。军旅生涯的磨砺,进一步淬炼了他的家国情怀,使他对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石千里临别部队
退役后,石千里心怀为祖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转至郑州大学商学院攻读经济学专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赵薇薇学姐,并了解到其参与的农业经理人培训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培育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智力支持与创新活力。这与石千里报效祖国、心系 “三农” 的初心不谋而合。于是,他果断加入该项目团队,与成员们紧密合作,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为乡村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贡献切实可行的智慧与方案,生动诠释了 “经世致用” 的理想与担当。
“十字”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郑州大学“耕薪育农”项目团队是一支由00后大学生组成的团队,自2019年起扎根中原大地,致力于培育一支不仅“爱农业、懂技术”,更要“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农业经理人队伍。作为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青春践行者,他们用课堂所学反哺乡土,又带着基层实践的思考回归校园,在“学农为农”的青春接力中,探索着培育新时代农业经理人的新路径。
六年来,团队成员深耕乡土,与农民共谋产业兴村计。在调研中,他们发现当前农业经营者普遍面临市场意识薄弱、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为此,团队构建了“理论课堂+实践化场景教学”的双轨育农体系,并建立“一对一”加导师团跟踪的长期辅导机制,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通过不断探索,他们逐渐凝练出了“听、看、研、练、考”与“辅、创、品、展、销”相结合的十字教学服务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团队已累计服务农业经理人1000余名,覆盖河南省80多个县区,真正实现了“培育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见证学员们的蜕变成长。”在服务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深入交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产力工具,帮助学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转型。六年的实践让成员更加坚定“脚踏实地”的信念,也收获了农民朋友的信任与认可。
2024年农业经理人培训开班仪式
薪火相传的青春接力
郑州大学 “耕薪育农” 项目由商学院青耕实践团于 2019 年发起,团队汇聚了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成员。项目负责人赵薇薇自本科阶段起便投身于项目研究,跟随指导老师探索农业经理人培训的科学模式。本科毕业后,她积极响应国家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号召,主动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支教。在支教期间,她将参与农业经理人培训体系开发的经验融入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获得了支教学校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如今,赵薇薇已成为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她带领石千里等新生代成员继续扎根乡土,致力于乡村人才振兴事业。他们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需求,践行着 “做田埂上的教育者” 的使命,为乡村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经理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导师团及青耕实践团成员回访农业经理人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