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晖控股(HK.08213)作为国内首家实现12μm超细钛纤维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荣晖控股旗下海韵彩通过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成功打破日本等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为中国氢能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
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氢能材料性能标杆
高频压电短切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加工设备实现钛纤维直径误差控制在±0.5μm,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性提升至98%;梯度烧结工艺:通过精准控温,形成孔径12μm的三维网状结构,优化气体传输路径;
产业赋能:全场景应用推动氢能降本增效
(一)PEM 电解槽核心组件荣晖钛纤维毡作为阳极气体扩散层,实现:
· 产氢效率提升;
· 系统能耗降低,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单台电解槽成本下降,推动绿氢生产成本降低。
(二)燃料电池领域突破应用于燃料电池堆时,可支撑:
· 续航里程突破;
· 耐衰减性能提升,使用寿命延长;
· 国产化替代方案使材料成本下降。
(三)工业领域深度渗透钛纤维毡通过优化氢气分布,实现:
· 氢气利用率提升;
· 碳排放减少;
· 设备维护周期延长,运维成本下降。
市场布局:构建全球化材料供应体系
(一)产能规模快速扩张
氢能材料启动建设,规划2026年实现 5μm 钛纤维试生产;
海外同步推进,计划2027年在海外设立营销点。
(二)行业标准持续完善
主导编制《PEM 电解槽用钛纤维毡技术规范》,推动中国氢能体系;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氢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共建 “材料 - 装备 - 应用” 全链条研发平台。
战略规划:引领氢能材料技术革命
聚焦三大战略方向:
技术迭代:研发5μm钛纤维量产,孔隙率提升至88%,导电性再度增加;
成本管控:通过工艺优化与规模效应,降低钛纤维毡成本;
生态构建:打造覆盖制氢、储氢、用氢的材料解决方案矩阵。
作为氢能产业链的“隐形核心”,钛纤维毡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从氢能装备“组装大国” 向“材料强国”的关键跨越。荣晖控股的实践证明,核心材料的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荣晖控股将持续深耕材料科学,为构建零碳能源体系贡献 “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