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际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4月18日下午,我院研究生会携手湘潭大学以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在立言楼5-1报告厅共同举办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与学生工作交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图其、周建华副教授、许浩副教授、学工办老师邹昕、校研会主席贺璇、校研会团委副书记蔡晨龙,三校马院研究生近百余人参会。活动以“智领新程,育铸新篇”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学工交流与学术研讨两大板块,实现工作互鉴与学术攻坚双线并进。
图为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与学生工作交流会现场
开幕式环节,刘图其副书记介绍了学院概况及学工亮点,回望了前两届交流盛会,并勉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上深耕厚植,在育人实践中笃行致远。湖科大校研会团委副书记蔡晨龙强调,研究生会应以服务同学为本,强化院校合作,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湖科大马院研会主席曹刚川汇报了本次交流会的筹备工作,并分享了提升研究生工作服务质量的若干举措。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刘图其副书记开幕致辞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校校研究会团委副书记蔡晨龙致辞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曹刚川致辞
“三马”研会工作交流篇—服务促发展,协作谋新篇
在研究生工作分享环节,三校研会代表就组织建设、品牌活动、实践育人等深入交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主席尹珺聚焦研究生组织效
图为研究生工作环节合影
能提升,提出“以人性化管理释放学术创新活力”;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主席葛晓玥系统介绍湘潭大学研会重要工作成果及特色项目运营经验。另外,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院研会执行轮值主席韩靓、院团委副书记刘涛等,湖南科技大学的院研会副主席梁慧娴、薪火湘传宣讲团外宣部部长刘雪芊院、研会副主席庞熹微等,以及湘潭大学副主席余锶淇等,分别代表各自院校研究生会进行依次发言,分享了在组织学术活动、学生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发言结束后,进行了15分钟的自由交流,同学们积极互动,热烈探讨工作中的难点与创新思路。三校通过互鉴管理模式与品牌建设路径,为新时代研究生工作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尹珺工作分享
图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葛晓玥工作分享
研究生工作交流环节后,邹昕老师对此次学生交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活动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希望三所高校的马院能够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对此,湖南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主席贺璇表示期待三校马院院研会未来能够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交流协作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学工办邹昕老师总结发言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主席贺璇总结发言
三院研会学术交流篇—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环节,论坛设置技术赋能、宏观话语、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四大分论坛,聚焦生成式AI的风险治理、教学应用、教师角色转型等核心议题。
在“技术”主题汇报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苏思源以《大模型与情感计算技术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创新与运用》为题,阐述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湖南科技大学的魏苏倩带来《5W模式下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话语传播的三维探赜》,探讨数智技术对思政话语传播的推动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段力尹分享《AI智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对话者、辅助者、陪伴者》,分析AI智能体在教育中的角色功能。
随后,进入“宏观话语”主题汇报环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彭瑞琦、湘潭大学蒋佳欣、湖南科技大学邓新艳等同学,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风险防范、话语体系创新、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等主题展开汇报。
“思政课教师”主题汇报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向柯旖、湘潭大学张红军、湖南科技大学李文康分别就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角色重塑与能力重构、数字化转型下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潮流中思政教师的内涵式发展等内容进行分享。
“思政课教学”汇报环节,湖南科技大学唐恬、刘梓辰,湘潭大学刘娟、张伊宁聚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数字化转型、网络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思政课教学革新原则等议题汇报。
图为学术交流会议现场
图为学术交流会议现场
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周建华、许浩对大家的学术分享进行逐一点评,周建华教授强调AI技术应用必须坚守育人初心,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许浩副教授肯定研究前瞻性的同时,强调“学术研究需立足教育本质,警惕技术异化风险”。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周建华教授评审
图为湖南科技大学许浩副教授评审
图为三院研会学术交流会后合影
参观篇
会后,全体人员参观了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史馆,深入了解学院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感受湖南科技大学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伴随着全体参会人员的共同合影留念,本场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为与会人员共同参观院史馆
图为参会人员会后合影
此次会议是三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三马联动”机制的重要实践,为三校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与工作交流的优质平台,促进了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工作和学术研究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三校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建“AI+思政”研究平台,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新思路。(图:金瀚琳、梁智/文:王洪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