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最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火爆“出圈”,激发了全社会应用热情和创新的活力,这也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的现状。
同时,科技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加快打造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强化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目前已累计培育了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无可否认,人形机器人伴随着AI的火热渐行渐近。过去几个月,人形机器人频繁亮相于各个舞台,大展绝技:广交会上,服务机器人有了专属展区;在社交平台上跳舞、翻跟头,在工厂里“拧螺丝”,在公众视野中弹琴、端茶倒水……
机器人技术巨变的浪潮汹涌袭来,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精密制造等领域的技术飞跃。在AI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范式变革。
此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条冗长,从上游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到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场景开发,每个环节都荆棘密布。
在实际应用方面,人形机器人现有技术的发展,也引领着技术企业提高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可靠性、长距离移动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企业将更多地考虑未来人形机器人可以应用的场景和诉求,以应用为前提、需求为导向来发展相关产业。
大厂暗战人形机器人
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赛道,科技巨头们接连以不同的方式入局,中国科技巨头也已在这场全球竞赛中展现出独特布局,加紧入局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行业。
4月17日,获悉,腾讯(TCEHY.US)再次增持智元机器人。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近日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本轮融资由腾讯投资和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
此前,在机器人企业出手并不多的百度(BIDU.US),也已连续两次出手投资加码该赛道,百度风投参与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维他动力近亿元的种子轮融资。
阿里参与了通用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的A轮战略融资,金额在数亿元人民币,这也是阿里第一家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并未在近年来大批量投资机器人公司,而是在字节跳动研究院发布了GR-2,这是一个用于多样化和通用机器人操作的最先进的通用机器人代理。
微美全息自建跨领域团队架构
与此同时,资料显示,上市企业微美全息(WIMI.US)长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组建了覆盖机器人、AI、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复合型团队,成员兼具前瞻研发与产业化经验,自建团队为发展人形机器人,提供自研的AI视觉、模型算法、多语言支持等技术为人形机器人底层支撑,使其能执行复杂任务。
此外,微美全息团队在自主学习系统上的突破,推动机器人实现动态优化,例如通过模拟训练提升动作精度和任务规划能力。下一步将聚焦高动态运动控制、仿生感知等关键技术,研发具备灵活关节自由度的硬件系统,并结合实时更新的算法模型,提升机器人的执行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火爆,并非无根之木,而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合力催生的结果,这个产业充满了机遇,但也潜藏着挑战。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创新才是王道。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人形机器人横跨不同学科又跨多个领域,互联网大厂的入局将在此次热浪中扮演重要角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