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3年8月李堯治来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古村采风作画,后沟成为了李堯治全球古村落绘画世界纪录展的一部分。至2025年4月,李堯治完成了20幅关于后沟古村的绘画作品。李堯治在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颇负盛名。他为后沟作画,成为后沟古村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对后沟古村的宣传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李堯治对后沟村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三官庙、魁星楼、观音堂、菩萨殿、山神庙、河神庙、五道庙等文化古迹展开研究。
后沟古村完整的排水系统、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威严的张家祠堂、精雕的古戏台、自给自足的生产作坊、防患未然的仓储制度等充分显示出族权势力的统治地位,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堪称“农耕桃源”。
后沟古村的选址据说是占据了“二龙戏珠”的仿生学意象。村谚讲:“四十里龙门河正当中,二龙戏珠后沟村”。在风水学中看得见的依据就是山脉和河流,也就是山和水。
风水师认为,“得水为上,避风次之”,要得水就离不开河流,要避风就得依靠山势而有所靠阻。山讲究“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后沟村背依太行山支脉要罗山脉,其主峰海拔1342米,山势连绵起伏,如水波荡漾,似万马奔腾,渐行渐远,好像争饮于潇河岸边。
后沟的大姓是张姓,十几代人都是建在全村最高处的张氏祠堂四合院里分支出去的,后沟人张春贵夫妇经营“龙门酒家”每天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后沟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19年,古村浓缩了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其农耕文化,生产和生活展示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后沟古村落中的民居为穴居和半穴居的窑洞,院落包括四合院三进院32处和七八处靠崖窑洞为主的院落。每个院落中都有窑洞式居室,而且土穴土窑洞比较多,选址上因地制宜,在取向、高低等方面都不对自然做更多更大的破坏性改造。后沟人范秀平家就是依河而建,院前是河水的一处河边人家四合院。
古村落中几乎所有的院落正屋都是窑洞,但都要建筑出厢房,再下又盖倒座的南房,形成四合院,构成了恬静安详、和谐优雅的生活环境。
后沟古村浓缩保存了千百年来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古建星罗棋布,自成体系,在古村中仪门院、将军院、吊桥院等颇具特色。将军院由于出过一位共和国将军——张小赤(曾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海军副司令员)而得名。吊桥院是后沟村西崖一个窑洞,设吊桥供出入,落桥而通,起桥而绝,故又称“吊桥院”。
夜色降临,天上一芽新月挂在柳梢头,村口的牌楼亮起金黄的灯光,与古村中的红灯笼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农耕桃源画卷。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