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的光明之约
"从内蒙到天津,这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是我做过最值得的决定!"术后复查视力达到1.0的薛女士(化名)激动地说。近日,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张海燕成功为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屈光参差患者实施全飞秒激光手术,帮助其摆脱了困扰20年的近视难题。
患者故事:屈光参差引发多重困扰
37岁的薛女士(化名)自17岁起便饱受近视困扰,双眼度数差异大(右眼600度,左眼300度),属于典型的屈光参差。
"戴框架镜就像踩高跷,时常头晕、头疼,且视物变形、大小不一;且由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导致眼睛干涩、充血,甚至出现看近疲劳、调节功能下降等问题,所以只能被迫停止佩戴隐形眼镜。"薛女士(化名)坦言,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在多方咨询后,她了解到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张海燕主任在复杂屈光手术领域的口碑,毅然决定跨越千里求医。
精准施治:张海燕主任制定个性化方案
接诊后,张海燕主任为薛女士(化名)进行了全套精细化术前检查,发现其双眼调节能力仅为正常值的60%。"屈光参差患者的大脑难以协调双眼影像差异,容易引发视疲劳,再根据她的整体检查数据来看,全飞秒手术是更理想的选择。"张主任解释。
视觉新生:术后24小时重获"鹰眼视力"
手术次日复查显示,薛女士(化名)双眼视力均达到1.0,以前视物重影、变形的情况也消失了。"原来世界可以这么清晰!"薛女士(化名)兴奋地说。张海燕主任特别强调,术后需配合视觉训练改善调节功能,并叮嘱其避免过度用眼。
张海燕主任表示:“类似薛女士(化名)这种复杂病例,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技术,更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度理解。”
专家解读:屈光参差不容忽视
张海燕主任提醒,屈光参差超过250度就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1、双眼融像困难导致头痛
2、立体视觉下降影响判断
3、代偿性用眼加速视疲劳
"早干预不仅能矫正视力,更能预防视功能进一步退化。"张海燕主任建议,成年患者可考虑近视手术,青少年则需通过近视防控手段(如角膜塑形镜、离焦眼镜)等控制近视发展。
用技术丈量光明之路
这场跨越千里的"光明之约",再次印证了精准屈光手术的价值。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屈光专科以国际硬核技术为核心,致力于为近视、散光、远视等屈光不正人群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视觉矫正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