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查看DeepSeek-R1满血版总结
从窑厂童工到“小窑神”,他指尖的温度掌控着千年窑火的秘密。十六岁辍学少年在窑火中淬炼出精准控温绝技,成瓷率跃升的传奇背后是日夜不熄的炉火。当7501瓷的釉色在窑变中绽放,这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已将七十载光阴熔进瓷骨,用毕生热血续写景德镇窑魂。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余仁浩
号恂林,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陶瓷特殊人才协会会长,出生于1928年,祖籍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景德镇陶瓷特殊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人才津贴,在景德镇烧窑技艺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景德镇陶瓷届的领导和老师的赞扬。
由于受祖辈和家里环境的熏陶,自幼对陶瓷有着不一样的喜欢,更喜欢跟随长辈去窑厂做工时找寻自己喜欢的陶瓷或瓷片来进行收藏,成为了他童年的乐趣之一。陶瓷的各种绘画艺术,让他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
十六岁时,母亲过世,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辍学进入社会。历经坎坷,后经堂哥余文镶介绍,进入江西瓷业公司,跟随老师傅学习陶瓷绘画技艺。由于对烧窑有着独特的理解,后又转学柴窑烧制,非常刻苦钻研烧窑技艺,并改进了烧窑技艺,自此执掌江西瓷业公司烧窑事宜。由于对窑温的把控非常精准,所烧瓷器成瓷率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非常的精美,有着“小窑神”之称。
1954年轻工部陶瓷研究所成立,进入轻工部工作。1968年被轻工部公派去宜兴紫砂厂协助紫砂壶的烧制,跟很多宜兴的紫砂壶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
1972年,调回景德镇后任景兴瓷厂主任,专注负责烧窑。
1975年,调到轻工部,成为7501瓷烧制的十个领头负责人之一,专门负责烧制7501瓷。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景德镇陶瓷的烧窑事业,被授予“陶瓷特殊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