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代饮品界有四大发明,那么中国应该可以占两个名额:一个是中国台湾的珍珠奶茶,另一个应该是生椰拿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一家奶茶店铺的老板偶然间想出了在奶茶里加珍珠的巧思,从此珍珠奶茶风靡于世。在此之前,最流行的港式奶茶讲究的是“出身”,红茶来自斯里兰卡,倒进茶杯里细细品味。而台湾奶茶更多的是趣味,用吸管吸起Q弹的珍珠,喝的同时也不失寻找和咀嚼的乐趣。
而到了咖啡界,美式略显苦涩,拿铁稍显单调,直到生椰拿铁的诞生,才让咖啡有了更多活力。在过去,咖啡讲究产地、烘焙的火候,更多是“内行看门道”。而咖啡和生椰的组合,则是令初尝咖啡的年轻人“一口入魂”,然后逐渐“上道”。端着这杯“时尚单品”,打工人多了点上班的期待,也更能“无痛续命”。
仅四年时间,这款现象级产品就卖出了超12 亿杯,还带起一个围绕椰子展开的庞大产业链。而最近,生椰拿铁的重要缔造者瑞幸,又搞了个大新闻。
一、“这座椰子岛,被我承包了”
就像泡椒配凤爪一样,生椰配拿铁这种发明,也只有拥有“好吃好喝脑袋”的中国人才能想得到。不过,要做出一杯好喝的生椰拿铁,可不是“一拍脑袋”这么简单。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也琢磨了很久:到底是清蒸,还是生炒。
椰浆与咖啡,原本很难融合,油脂分离、口感、保质期……都是难题。但最终,瑞幸和它的供应商一起研发出了“环状分子包埋技术”,实现终极突破,把椰子,顺利装进了咖啡杯。
2021年4 月,瑞幸成功推出生椰拿铁,中国创意、中国技术,一经问世就火爆全国。最高兴的,除了“椰子脑袋”的购买者,就应该是中国海南、泰国、印尼、越南的椰农们了——椰子摘一批,卖一批,是少有的不会滞销的水果。
瑞幸,用一杯小小的咖啡改变椰子产业
在 2021 年,海南椰子的收购价只有2 元一颗;而到了 2022 年,同样品质的海南椰子,就可以卖到6.5元。用一杯小小的咖啡改变椰子产业,这就是瑞幸带来的蝴蝶效应,或者说“生椰效应”。
2000 年,宋丹丹在小品里说,“我这鞋,阿迪达的。衣服,普希金的。裤子,克林顿的。皮带,叶利钦的”。而二十多年后,不只是穿衣服要讲究,喝一口水也要注重品质。只要喝过牛奶,就一定听说过“好奶源自XX牧场”;就算是一瓶矿泉水,也要“来自xx山泉”。
到原产地去寻找口味的故乡,是所有有品位的食物的修养,咖啡也是一样。为了找到更好的豆子,瑞幸深入到巴西、中国云南、埃塞俄比亚等咖啡豆原产地;为了做好一杯“轻乳茶”,瑞幸在广西横州建立了茉莉花专属产区。
而四年卖出 12 亿杯的生椰拿铁,自然也要“卷”椰子。为了打造好椰浆,瑞幸想要锁定全球最好的一块椰子地来“取椰”。
这一次,平时跟我们做十块钱一杯咖啡生意的瑞幸,竟然在背地里偷偷当起了霸总,直接在印尼“包了”一座岛。
3月13日,还是印尼爆出的消息,瑞幸咖啡与印尼的邦盖群岛县政府签约,在当地落地“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未来五年,瑞幸咖啡将联合合作伙伴在邦盖群岛采购约100万吨符合相关标准的椰子原料,而且拥有独家采购权。这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下于偶像剧里的那句“我要让全世界知道,这片鱼塘被你承包了” 。
瑞幸咖啡专属生椰岛
要知道,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而邦盖群岛是印尼的著名椰子产区,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珀伦岛上的居民世代以种植椰子为生。这里的椰子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一年采果3~4季,不催产,不提前采伐,可谓真正的“原生态”。
脑补下这幅画面:赤道旁南纬1°35′的阳光照射的印尼大椰子,漂洋过海做成一杯0°的生椰冰拿铁,最后捧在你那36.5℃的手里,那叫一个地道。
在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生产国巴西锁定咖啡豆,在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印尼锁定椰子,瑞幸这不仅是想让我每周都有生椰拿铁喝,还打算让我的子子孙孙都喝上生椰拿铁。
二、生椰拿铁: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普通的成年人:小时候,爸妈说小孩喝咖啡睡不着觉,你错过了咖啡;上了大学,你鼓足勇气走进咖啡店,看着身旁的中年人,他们工作、聊天,就是不喝咖啡;终于,你实习了,为了合群和同事们一起点了杯冰美式,但是送到的时候冰块已经化了,你喝了一口,除了苦涩,还有班味。
那以后,你好像也没有爱上咖啡,你只是习惯了咖啡,就像习惯了加班。
直到几年前,在中国消费者心里,咖啡还是高端洋气的代名词,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莫名其妙的贵,还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坐在咖啡店、拿着苹果电脑的都市白领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动辄三十以上一杯的价格,也让在校大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曾经咖啡动辄三十以上一杯的价格,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图/图虫创意)
瑞幸一顿操作猛如虎:砍掉高昂的租金,去掉品牌溢价的光环,快速规模化摊薄成本……真的帮家人们把咖啡的价格打下来了。
一杯咖啡的价格从三四十元拉到十五元以内,而且,除了惠及北上广深的打工人,还要造福到小县城。至今,瑞幸开到了2.2万家门店。即使你是一个小县城的中学生,也可以轻松拥抱咖啡,不用像故事里的那样,大学才第一次走进咖啡店。
生椰拿铁可能是年轻人爱上的第一杯咖啡,而瑞幸让年轻人喝得起更多咖啡,让咖啡亲民化,甚至平民化,让咖啡文化快速普及。喝咖啡,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
回到刚才的故事。从小,你关于咖啡的印象,只有美式、拿铁,以及斗地主里给阿姨倒一杯的卡布奇诺。
长大后,第一次和朋友走进咖啡店,你的朋友熟练地点了一杯手冲咖啡。这一冲,直接冲击了你幼小的心灵——手冲,咖啡难道不都是用手冲的吗?犹豫再三,你使出了那一招:老板,来杯一样的。没想到,你的朋友喝的是浅烘。而你心里的那句“这咖啡怎么酸酸的”,最终还是没有问出来。
但瑞幸的出现,让咖啡变得不再那么“高冷”。你不用再去背那些难记的产地,只需要优雅地说出那句暗号:生椰拿铁,半糖少冰。懂的人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瑞幸的出现,让咖啡变得不再那么“高冷”
生椰拿铁成为爆款之后,瑞幸从来没有停止“整(创)活(新)”的心,一年就推出了100多款新品。这么说吧,一周两杯咖啡,一年不重样。熟练掌握瑞幸新品的你,别说是新同事社交了,公司领导想喝杯咖啡都要看你脸色。
去年八月,一场和《黑神话:悟空》的联名,让全国知道了什么叫“游戏玩家的购买力”。冬天来了,瑞幸有“费尔岛拿铁”;春天到了,瑞幸又端出了“樱花拿铁”,满满都是恋爱的感觉。这一杯不只是咖啡,也是年轻人的时尚单品、社交利器。
就像在奶茶里加珍珠一样,咖啡怎么喝,其实你可以自己做主。故事里那个懵懂的孩子已经长大,他突然明白,生活可以不只有苦涩,就像手里的那杯咖啡一样,它可以由你定义。
何为“伟大的发明”?改变历史进程,还是重塑人类文明?
一个抚慰打工人心灵的发明,怎么会不伟大呢?而且换个角度看,生椰作为咖啡进化的一小步,未必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大步。当全世界的椰子和咖啡豆,在中国被生椰拿铁奇妙地联结在一起,一系列全新的“中国咖啡文化”就诞生了。
生椰拿铁的传奇,未完待续
要知道,牛奶兑咖啡曾经也被咖啡原教旨主义者认为是“奇怪”的,现在却成了天然正确。生椰拿铁,谁说未来不会成为全球咖啡文化中下一个咖啡流派。就像意大利人总有一天会吃上榴莲比萨一样,随着瑞幸的出海步伐,相信有一天,从小喝Espresso、美式、拿铁长大的外国人也会握着这杯“中式拿铁”,然后说“nice”。
以4年12亿杯为起点,中国咖啡产业有希望实现文化和创造力的反向输出,去征服全球年轻的味蕾。生椰拿铁的传奇,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