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办法足够多,西湖龙井随便喝,假闻联播,真的有料。”3月18日,小罐茶官方发布了一则关于西湖龙井产地造假的“假闻”。视频中,小罐茶用反话正说和戏谑娱乐化的方式,揭露了市面上的茶行业乱象,同时提醒消费者们,在购买西湖龙井时要认准防伪标、公证封签,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避免高价买到假茶。
图:小罐茶品牌视频「茶界假闻联播」
此“假闻”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除了产地造假相关,小罐茶还在官方视频号中发布了多条“茶界假闻联播”,用AI生成的视频内容,揭露茶叶生意中其他造假现象,比如冻茶造假、安全造假等问题。这种看似“发癫”的视频,其实是小罐茶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呈现出茶行业乱象。
茶行业乱象早已有之,杜国楹曾谈起相关的经历,“2022年在安徽某茶叶主产地出差时,当地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打算顺便去茶叶批发市场买茶叶,劝我不要轻易下单。在他的描述中,不少茶商会拿旧茶叶冒充春茶,抬高价格,懂门道的本地人知道怎么看茶叶的外形,怎么看冲泡时的形态,怎么闻茶叶的香气。但是外行人分不出来。”
分不出来就有了信息差,从而产生了以次充好的空间。除了冒充产地、山头之外,有些商家会为了提升茶叶的香味和口感用上“科技狠活”。比如,传统的茉莉花茶需要用茉莉花对茶叶进行窨制,让茶叶吸收花香,但有的茶叶商为了节省成本用香精代替真花,让天然的茉莉花茶变成了“香精茶”,诸如此类的乱象给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制造了很多痛点;同时,中国的茶叶具有独特性,不同年份、不同产地、不同工艺、不同山头或是不同的鲜叶采摘部分,都能制造出不同滋味的中国茶,为了保留中国茶的独特风味,又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小罐茶将“敢保真”作为核心战略,用降低消费者分辨成本的方式保证产品品质真实性。
图:小罐茶「敢保真」
小罐茶的“敢保真”战略引入了第三方公证机构,用公证制度带来的公信力对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了保障,通过更透明的标准和定价来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减少“我会不会被骗”的担忧。正如小罐茶“茶界假闻联播”中提到的,“只有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且达标的茶,才可放心品饮。”小罐茶用“敢保真”战略,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和购买体验的同时,为消费者留下了中国茶叶千变万化的滋味,体会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性。
小罐茶的“茶界假闻联播”不是玩梗,而是通过批判式幽默解构行业痛点的同时,构建产品真品质的价值锚点。整体来看,小罐茶2025年的战略动作,实质是通过解构传统茶业信息壁垒来重建消费信任。这种“用娱乐化外衣包裹产业升级内核”的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品质突围”的参考样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