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便面行业为流量、噱头争红眼的时候,头脑清醒的康师傅悄悄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在消费分化与细分场景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方便面行业正从“价格战”转向依靠创新能力的“场景争夺战”。“来碗山顶泡面证明今天的自己”、“春天就应该在户外天幕下吃泡面”、“10种深夜泡面神仙吃法”......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出现方便面的身影。无论是正餐还是夜宵、户外还是宅家,这届年轻人似乎已经离不开泡面了。
另一个角度而言,有别于传统“充饥”功能的方便面,当下的泡面已然变成一种“生活提案”,但随着生活场景的细分,该赛道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近日,方便面“一哥”康师傅发布财报,实现总营收806.51亿元,同比微增0.3%。其中方便面业务全年收入284.1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达到28.6%,方便面业务营收虽略有下滑,但其盈利能力却更强了。
不久前统一发布的财报也表现平稳,在壹览商业看来,两家头部财报数据均显示,目前方便面行业想要大幅增长几乎不太可能,不过,随着行业切入细分场景,这也为鏖战的企业们开辟出了新的增长机遇。
创新,是要创造新的消费价值
过去,方便面市场经历了大量无序竞争——从价格战、品牌战、高端战、场景战层出不穷。近几年,企业纷纷加码高端化,试图摆脱“廉价速食品”标签,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限制了市场承接力,高端产品难以撬动大规模消费。与此同时,螺蛳粉、自热火锅、预制菜等速食新品类迅速崛起分流了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市场对速食食品仍然有增量需求,才会有更多细分品类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整个速食市场在经历品类重构,让消费者选择的空间更大了。
马上赢《2024方便速食市场回顾》
但事实证明,方便面作为几十年来经受市场考验的品类,消费习惯的建立让他具备了穿越周期的能力。马上赢数据也显示,2024年方便面在方便速食类目中的市场份额增速重回增长。这就说明,方便面仍然被消费者坚定地选择。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方便面战场中突围,企业要转变增长模式,就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从过去建立在成本水平优势基础上的粗放式、要素投入式增长,走向创新驱动式增长。
例如盒马、奥乐齐等O2O零售业态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地替代传统大卖场,一方面是因为通过重塑体验找到新路径,另一方面则是将“质价比”发挥到极致。这也表明当一个行业面对增长困境时,要为企业受众创造新的价值。
对方便面行业来说,想要破局,同样可以看向两个方向:品质升级和体验升级。
方便面依然是“好生意”,不过要拼技术
在消费市场的起起落落中,许多品类昙花一现,但方便面始终稳坐餐桌。刚需、高频、民生三大特质,让它无论在经济上行还是消费降级时,都具备强大的生存能力。在壹览商业看来,方便面市场依然是门好生意,不过当下,消费者对它有了新的期待。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方便食品洞察》
过去,方便面的优势是“3分钟泡好,迅速填饱肚子”。但如今,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能吃饱”,而是期待吃得更好、更健康、更有体验感。具体来看:
首先是口感上,方便面要更好吃。曾经,它只是“应付一顿”的速食品,如今,消费者希望它汤鲜、味美,同时满足口腹之欲。这促使品牌必须在面饼、汤底、配料等方面做出升级,比如让面饼更筋道、汤底更浓郁、配料更真实等等。
去年年中,行业老大康师傅率先启动了品质升级,针对旗下经典桶袋产品,从面饼和菜包入手,升级鸡蛋和面,蔬菜加倍,迎合消费者的口感变化。作为先行者,它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但站在宏观视角上看,方便面产品通过微迭代提升质价比抢占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航天科技赋能食安品质立足于技术对口感的加持,今年康师傅方便面将航天技术应用于优化生产环节,让面饼口感更劲道。康师傅也成为全国首个应用航天专利的方便面企业。
其次在品质健康上,“少油、低钠、无添加”已经成为食品消费的基本诉求,方便面也不例外。企业必须用更健康的理念和配方俘获消费者信赖。
行业健康化产品已有不少,但在非油炸的基础上保证口感却少之又少。今年康师傅的“鲜Q面”主打0油炸,能较好的维持Q弹口感。“宛如现煮”的口感优势,成为康师傅鲜Q面区分于其他产品的重要标志,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康师傅新品非油炸方便面“鲜Q面”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约四成消费者的方便食品消费金额较去年增多,除了出差旅途、办公室、家庭等场景之外,外出露营/野餐(46.6%)场景逐渐流行。
最后是在泡面场景上,泡面不再只是“饿了才吃”,而是成为一个适配多元需求的食品。 露营时,它是便携的高能量补给;夜宵时,它是追剧人的慰藉;养生潮流下,它还能变成低脂、轻食的新选择。
综上,壹览商业认为,面对行业价值重构趋势,康师傅方便面以独到的眼光和嗅觉,发挥企业创新能力,成为行业中比拼“硬技术”的典型代表。
买的是泡面还是情绪价值?
过去,泡面是“应急食品”,饿了、赶时间、没别的选择才吃。但现在,消费者吃泡面,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在寻找一种情绪满足。吃泡面,是一件有氛围感的事情。
比如:
夜宵时刻,一碗重口味泡面=深夜的自我奖励
露营火堆旁,撕开一桶泡面=户外美食的仪式感
出差住酒店,带上一碗熟悉的泡面=旅行中的安全感
所以,“泡面的附加价值”比以往更重要。消费者买的不只是那一碗面,而是吃泡面带来的享受、回忆、陪伴感。
与此同时,消费分化正在重塑泡面市场。一边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他们需要性价比高、吃得饱的基础款;另一边是愿意为体验买单的消费者,他们追求“更好吃的泡面”,希望它能像一碗现煮面一样美味。泡面不再是单一产品,而是正在变成“速食界的多巴胺”——想吃的时候,它必须是最能满足你当下情绪的选择。
泡面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
康师傅显然看懂了这一点,它没有守着传统,而是用更丰富的产品,把泡面的边界一点点拓宽。
比如,去年8月,康师傅上新的“小龙虾拌面”,就迅速掀起了抢购热潮。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年轻人的热情追捧。许多消费者表示,“在家也能实现小龙虾拌面自由了”;推出的“剁椒鱼片汤面”凭借可爱的小鱼板形象和鲜香爽辣的口感,也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康师傅方便面极为重视消费者感受,与年轻群体站在一起,例如社交媒体上,“黑白胡椒面”方便面的呼声很高,康师傅顺势让它重新回归市场,甚至推出“粉丝投票决定复活口味”的玩法,让消费者真正参与到产品选择中,针对不同场景需求,它推出“迷你桶”针对户外、宵夜等场景,以精致小巧的产品设计与多样口味覆盖更多人群。
复刻经典,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卖一份情怀。 在快消品市场,企业往往追求“推新品”,但康师傅用它的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情绪价值,让泡面不仅是味觉体验,更成为一种带有回忆滤镜的消费选择。
结语:
在行业调整期,每个企业都面临挑战。但在这场压力测试中,康师傅无疑是承压最大的那个。不仅因为它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更因为它在行业中的角色,决定了它必须率先应对挑战,甚至承担起“稳定行业秩序”的责任。
换句话说,行业调整时,小品牌可以灵活转型,但大品牌需要稳住基本盘的同时,还要主动引领市场变化。
康师傅有着最成熟的供应链,并持续通过供应链优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运营等方式,实现极致的生产和渠道效率。这样的基建决定了康师傅有更多精力去为行业创造想象力。
虽然企业正在经历压力测试,但可以预测,通过健康化、场景化、全球化等策略,康师傅不仅能穿越行业阵痛期,还能在未来的方便面市场中继续引领增长。
毕竟,代表行业承压的企业,往往是最有机会定义行业未来的企业。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