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26岁的尚**攥着安徽爱尔眼科医院的检查报告蹲在走廊痛哭——她被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若不做角膜交联手术将面临失明风险。这个背负烧伤父亲、大学弟弟生计压力的阜阳姑娘,在爱眼公益基金的援助下,终于抓住了最后的光明希望。
破碎屋檐下的“顶梁柱”
尚**家住颍泉区伍明镇洼李行政村,斑驳的砖房记录着这个家庭的苦难。2024年5月,父亲全身三度烧伤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与她辗转阜阳、合肥打工,每月4000元收入要支付父亲医药费、弟弟学费及全家生活费。深夜缝纫厂轰鸣的机器声中,她常因视力模糊将布料裁歪,被扣罚工资后躲在储物间抹泪。
图:生活中的尚**坚强、勇敢、乐观。
“去年冬天父亲伤口感染高烧,弟弟想辍学打工,我跪着求他别放弃。”尚**抚摸着眼科检查单上的诊断结果,“可我的眼睛也快撑不住了。”过去两年,她双眼视力从1.0骤降至0.3,县医院无法确诊的“怪病”在安徽爱尔眼科医院被张玉主任明确为圆锥角膜——这种罕见眼病会导致角膜逐渐凸起、破裂。
48小时光明保卫战
1月18日检查当天,张玉主任发现尚**双眼角膜中央均已变薄前凸,导致散光,视力下降,立即启动爱眼公益基金救助程序,为这个坚强的女孩守护光明。手术台上,张玉主任用紫外线激活核黄素,在30分钟里为女孩脆弱的角膜编织出强化“保护网”。术后复查显示,尚**双眼角膜曲率得以控制,裸眼视力也稍有提升。“能看清缝纫机针脚了!”她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附言:“妈,咱们家的天不会再塌了。”
图:安徽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专科张玉主任为其开展角膜交联手术,手术十分顺利。
图:术后的尚**恢复良好。
微光成炬:守护“被命运刺破的角膜”
如今,尚**的微信签名已改为“追光者”。每天清晨,她为父亲换药后骑车穿过薄雾赶往缝纫厂,后视镜里映着朝阳下明亮的双眼——那里曾濒临黑暗,此刻却盛满曙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