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环境下,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东日”)作为温州市唯一国企,却始终秉持对食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响应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致力于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改革打造食品安全监管示范企业。
近年来,浙江东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到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构建智能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
区块链+AI赋能,筑牢源头与生产双防线
食品安全始于田间,浙江东日便从源头抓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管控,实现了“农田到车间”的全程追溯。
依托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资源,浙江东日联合子公司温州雪顶豆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顶豆制品”)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种植基地、农资供应商、检测机构等多方数据,可以实现大豆、果蔬等原料的产地环境监测、农药残留检测、运输路径追踪等全流程信息上链存证,确保每批次原料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溯。
作为终端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一键获取原料产地、检验报告等关键信息,提升消费透明度与信任度。
生产环节,浙江东日则通过AI视觉检测与微生物动态监控技术,实现了全流程的监控监测。雪顶豆制品则在豆制品生产车间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通过高精度摄像头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异物、包装破损等问题,替代传统人工抽检,检测效率提升80%以上。同时,针对豆制品易腐特性,企业开发的微生物风险预警模型,结合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温湿度、发酵时间等数据,动态预测产品微生物指标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安全与风味稳定。
仓储与运输环节,浙江东日又利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破解了流通环节的监管难题。其智能冷库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AI算法实现动态调控,避免食品因存储不当导致的变质风险。运输环节,该公司还为冷链车辆加装GPS定位与温控装置,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并与市场监管部门共享,确保散装液态食品(如食用油、豆浆)运输全程合规。
此外,雪顶豆制品联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配送路径优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交通状况、订单密度等因素,智能规划配送路线,缩短生鲜豆制品在途时间,降低运输损耗率15%以上。
大数据赋能,构建全链条安全防火墙
浙江东日整合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数据,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平台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抽检数据、消费者投诉、舆情信息等进行多维度分析,生成企业风险画像,识别潜在隐患。例如,针对豆制品中添加剂使用问题,系统自动匹配国家标准,对超标风险实时预警,并向监管部门推送风险提示。
同时,该公司还主动接入浙江省“浙食链”系统,实现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互通。一旦发现产品抽检不合格,系统可自动触发召回指令,并通过区块链溯源快速锁定问题批次流向,确保48小时内完成下架处置。
在网络销售与消费端,浙江东日也AI赋能实现了透明化服务。面对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浙江东日开发了“智慧食安直播间”解决方案。利用该方案,主播可以通过AI助手实时调取产品检测报告、生产过程视频等数据,向消费者展示真实信息;系统还自动识别直播间话术,拦截虚假宣传内容,确保合规营销。
而在终端零售环节,雪顶豆制品又推出了“智能货架”,搭载重量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商品保质期与陈列状态,自动提醒店员处理临期商品,避免消费者误购。
浙江东日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深化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行业技术共享,助力行业整体升级,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高荣)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