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盛会于北京正阳门城楼举行,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毕大喜一行,应邀出席了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巨幅漆画《永恒中轴》揭幕仪式。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北京中轴线的壮丽景观,更证实了人体工程学在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和运用中国智慧的独特作用。
活动现场,巨幅漆画以及中轴线宏大画面生动描绘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让在场嘉宾无不震撼共鸣。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现场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作出贡献的艺术家颁发了奖状,同时由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李建军院长指导、篆刻大师徐承涛共同打造“北京中轴线印章”也在其中。
2024年初为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李建军院长找到有着“篆刻第一刀”之称的徐承涛大师,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历经五版印纹篆刻了“北京中轴线印章”赠送给北京中轴线基金会,成为北京中轴申遗过程中的重要象征。
“北京中轴线印章”由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李建军院长延续北京中轴线的特征,将中轴线的平衡、气韵、能量融聚到印章的“中”字当中,印章布局由上下三条线组成,上一条线寓意“堪天,顺天道而行”,底下一条线寓意“理地,顺自然环境而为”,中间一条中轴线寓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一条中轴线是“中和”、“折中”、“中庸”、“中道”、“和谐”、“平衡”。
印章“中”字从天安门到永定门,穿过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坤宁宫、神武门,越过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一条中轴线贯穿,一颗珠两条龙的对称出现,在图腾中凝聚了中轴线的势气和力量,化解了永定门被围住造成的现实不足,承接了气脉和文脉的延续。“北京中轴线印章”通过一条中轴线、一个“中”字达到整体平衡,达到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力量。
李建军院长运用中轴的智慧和图腾的能量,通过徐承涛大师的巧手将这枚印章制作成据工程学,上可接通天地能量的印章,这是庇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印章。这枚印章的诞生,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的肯定与传承,更是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美好助力与祝福,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吉祥之物。
在揭幕仪式上,毕大喜副院长代表中国人体工程学研究院和篆刻大师徐承涛纷纷向到场嘉宾介绍“这枚印章的诞生,不仅是对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肯定与传承,更是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美好助力与祝福。我们期待通过人体工程学的视角和方法,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更多力量。”(审核:董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