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既有有内治之法,也有外治之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中医外治法技术水来不断提高,使传统中医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聘专家杜保国主任,就把传统中医内治法与现代中医外治法“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经皮给药+口服汤药思路治疗风湿疼痛疾病,有效改善了风湿疼痛疾病中医治疗效果,获得了业界和患者的肯定与认可。
疑病索解、据典辨析40年,熟悉风湿疼痛病因病机
杜保国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四世祖承,八岁习医,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曾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执诊。对中医经典著作、医学学派之观点主张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并自主创新各病种治疗体系,在中医常见病、疑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辨证精准、标本兼治、不易复发而驰名业界,受到患者充分肯定。
杜保国主任长期研究风湿疼痛疾病,对风湿疼痛的病因病机有深刻而独到见解,认为风邪偏盛是风湿病的重要病因,而风邪包括外风内风二种,外风是风、寒、湿、热、燥五邪入侵人体后,留滞于肌肉、关节、骨骼等而产生症状,表现为封痹、湿痹、热痹、寒痹;另外季节气候异常、居住环境潮湿、起居调摄不慎等,也会导致外风的发生。外风可引起气血运行逆乱、壅滞,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症,就是风湿病症。风邪可遍及全身,无处不至,人体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风邪的侵袭。另外寒邪、湿邪等也可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一旦湿气停于关节,就会导致关节肿胀使其屈伸不利,引发风湿病的发生。总之外风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
而在内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整个病程中,血的因素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血虚、血瘀,以及血热、血寒、血燥等等,都可导致风湿的形成。其中血虚生风,多由阴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来,筋失所养,则关节运动不利,出现手萎软麻木,肿胀难以屈伸等风湿病症状;而是血淤生风,则是淤血阻塞经络,阻则不通,不通则痛,进而导致痹症的产生。
经皮给药+口服汤药治疗风湿疼痛,大幅提高临床效果
杜保国主任认为中医风湿病冶疗,应什对病因从脾论治。在确定了治疗法则后,杜保国主任把传统内治法与当代最新中医外治法“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技术”结合起来,采取口服汤药+经皮给药相结合思路和治疗风湿疼痛,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其优势是可以在短期内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体重增加,改善食欲,各项理化指标出现明显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治疗仪器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FDA的注册认证,在中国和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经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临床应用,证明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治疗在风湿治疗上存在特殊效果。
动力温控经皮给药原理是把特制中药组方药液对点导入经络穴位,通过仪器上“动力温控”技术提供强大的给药动力,打通“皮肤角质层”和“皮下毛细血管网”,快速形成有效药物浓度,确保药物有效成分聚集组织部位,起到迅速缓解风湿疼痛的作用。
杜保国主任介绍说,在经皮给药基础上加入口服汤药治疗风湿疼痛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化湿利水来充实脾气,进而健全脾脏运化功能。之后根据患者体内邪气的偏盛程度,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治疗,实现宣痹通络、标本兼治之目标。
【大夫档案】
中医特邀专家
出身四代中医世家
30多年中医临床经验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出身于中医世家,四世祖承,八岁习医,十七岁行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曾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执诊。对中医经典著作、医学学派之观点主张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并自主创新各病种治疗体系,在中医常见病、疑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以辨证精准、标本兼治、不易复发而驰名业界,受到患者充分肯定。
在胃肠、男妇科、内分泌、疼痛、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诊治上多有创见,其特色是擅用动物类药物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有效避免了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依赖性强等弊端,临床上以药简效宏、胆大心细、屡起沉疴而闻名。
擅长项目: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病、口臭、慢性肠炎结肠炎等胃肠疾病;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肾虚、男性不育,月经不调、痛经、乳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男妇科疾病;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各型疼痛;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喘、慢阻肺、肺结节、鼻炎等呼吸疾病;失眠、抑郁症、神经功能紊乱、癫痫、高血压、脑梗、脑出血后遗症、冠心病、胸闷心悸等神经及心脑系统疾病;甲状腺、糖尿病、肝病、肾病、脱发白发、耳聋耳鸣等各种疑难病。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