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南亚钢铁产业深陷“大产能升级缺适配装备”的困境时,印尼德信钢铁“二机二流板坯与方坯连铸切割系统”项目的投产,不仅填补了当地400万吨级高端连铸产能的空白,更因一套中国自主研发装备的亮眼表现,在国际钢铁行业引发热议——这套由高志杰团队研发的JY-10000G型水电解氢氧发生器,以其对热带工况的精准适配、对大断面切割的高效支撑,成为项目破局的关键,更让中国冶金装备在国际高端市场的话语权显著提升。
作为印尼钢铁产业升级的核心工程,德信项目从规划阶段就牵动着区域市场神经。项目涵盖一台二机二流板坯连铸机(铸坯断面210~230mm×1000~1630mm,年产能183万吨)与两台八流方坯连铸机(铸坯断面150mm方坯),整体设计产能达400万吨/年,是当地首套集“大断面板坯+多流方坯”于一体的连铸系统。但项目推进中,热带高温高湿环境对设备耐腐蚀、抗老化的要求,以及大断面铸坯切割需“高产气稳定度、低故障停机率”的标准,让不少国际装备供应商因技术适配难题止步。
在项目因装备适配难题难以推进时,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破局思路,引入一套贴合项目需求的中国方案:项目最终敲定采购23台由高志杰团队研发的JY-10000G型水电解氢氧发生器(20用3备),并配套JY-II型汇流安全柜、JY-IV型断火控制柜、YJ-RO-A1型水处理装置等全套系统。这套装备的核心竞争力,源自高志杰团队针对项目痛点的专项研发:设备采用高志杰团队创新设计的圆型管电解槽与管状极板结构,通过螺栓+绝缘密封垫强化密封,能抵御印尼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这一结构突破正是高志杰在水电解氢氧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单机额定产气量稳定达10m³/h,工作压力控制在0.03~0.09MPa,适配“二供一”供气模式(两台发生器供一流切割),可同步满足板坯双枪对切(切割速度380~480mm/min)与方坯多流切割的产能需求,而这一参数匹配方案,正是高志杰团队结合大断面铸坯切割场景反复试验优化的结果;此外,设备集成的自动限压、防回火等多重保护功能,配套汇流安全柜采用的串联式双级水封设计(可实现回火快速阻断),也均源自高志杰团队在氢氧切割安全防护领域的技术积累,彻底化解连铸切割的安全风险。
自2024年4月项目投产以来,高志杰团队研发的这套装备,运行数据成为东南亚钢铁行业的“性能标杆”。据项目现场监测,板坯切割断面倾斜度≤0.5°、方坯割缝宽度≤6mm,切割精度远超区域内同类项目;设备月均故障停机时长仅2小时,较国际传统设备减少60%,单台耗水量3.5L/h、总耗电量360kW/h,在保障400万吨产能稳定释放的同时,实现了能耗成本的显著降低。这一表现背后,是高志杰团队对设备细节的极致打磨——从电解槽材质选择到密封结构优化,从供气模式设计到安全防护升级,每一项技术细节都经过数百次试验验证。也正因如此,装备迅速打破国际市场对“非欧美装备性能不足”的刻板印象。
此次项目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工程的范畴。它不仅让印尼德信钢铁一跃成为东南亚高端连铸生产的标杆,更以“高志杰团队技术成果+中国装备制造”的组合,改写了国际高端连铸装备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往,该领域长期由欧美品牌主导,而高志杰团队研发的JY-10000G型设备,凭借“定制化设计、高性价比、全周期稳定”的优势,为东南亚钢铁企业提供了非欧美装备的优质选择,更推动高志杰团队在水电解氢氧领域的技术理念与标准,在区域内获得广泛认可与落地。如今,德信项目已成为国际钢铁行业考察中国装备的“窗口工程”,高志杰团队的研发成果正加速中国智造在全球钢铁产业升级中的渗透,为后续更多中国装备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刘华)
责任编辑:kj015